“讓科學家成為全校最富有的人”
來源:04
時間:2025-01-19
作者:04
瀏覽量:
日前,泉州華僑大學向社會公開了首批六所高科技實驗室的最新研究課題和學術成果,以期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走向產業化的進程。
這六項成果是:脆性材料加工技術、新材料的加工與應用、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應用生物技術開發醇類產品、導電塑料與塑料抗靜電技術、仿形高分子材料。這六項研究成果的學科帶頭人都是年僅三十多歲的中青年科學家。
對這些成果及所屬的六個實驗室,華僑大學校長吳承業教授稱,將全部向社會公開重組,可以共建、共有、共享、投資、參股、控股、收購、拍賣,還可以有其他形式,唯一目的是盡快推向應用,推向產業化”。
這是今年華僑大學技術創新工作的重要舉措,“今年的改革就是要讓科學家、優秀教師拿全校最高的津貼,要讓科學家成為全校最富有的人”,這位校長對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有其獨到的認識。
吳承業說,知識經濟的實質是教育經濟,是人才經濟,人才是創新的主體,是高科技的源頭。高校要堅持面向經濟的主戰場,要最大限度地開發高校資源。而要真正做好高校的技術創新工作,首先要解決的是機制創新問題。
“為什么優秀的科學家多收入一點就有那么多議論,為什么科技成果擱置導致的國有資產流失卻無人過問?”吳承業對此憂心,他提議,對現在影響、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爭論,對影響、制約調動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的爭論,應一律停止。
“人才的浪費和成果的擱置是極大的浪費,是一種犯罪行為”,吳承業如此疾呼。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