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Office里活躍著這么一群特殊的人,對他們而言,沒有什么“新年跳槽高峰”,也不講什么“金九銀十”。春夏秋冬風霜雨雪,無不是跳槽好時光。想跳立馬就跳,想走拔腿就走。而且,隨著跳槽而來的,每每就是升職、加薪。
對于“Office跳蚤”來說,跳槽也會上癮。
有人羨慕他們瀟灑自由,風光寫意;但也有人冷冷堅持,這幫人其實步步危機,因為每個反傳統的英雄,必有“死穴”,點中即倒,絕無幸免。
Office里的任何話題,永遠如此見仁見智。
完美主義的“跳蚤”
廣告人Mike,名牌大學經濟系畢業。工作3年,卻已先后在6任老板手下打過工。
幾乎每一次,都是主動跳槽。只要認真對付,離職時老板基本都以升職加薪挽留。
但他從不動心。
多數Office男女認為,工作永遠是不完美的,所以必須忍著;但Mike卻說,不完美,那就跳咯。
不打百無聊賴的工
Mike的第一份工作只堅持了一個星期。
他的同學大多去了會計師事務所和咨詢公司,Mike不喜歡這種沒日沒夜加班的工作,于是去了一家國有銀行。
但是仍然不喜歡。
一星期里,天天無所事事。注意觀察同事,覺得他們也無所事事。正好大四時兼職的一家網絡公司的市場部有意招他,又肯幫他出5000塊違約金,Mike便進行了Office生涯中第一次跳槽。
沒想到,這家公司成就了他惟一一次“被動跳槽”。
工作一個月后,危機初現。老板同時在做另一個名氣響亮的網站,號稱“那邊要用很多錢”,于是暫緩發放這邊員工的薪水。
兩個月后,公司倒閉。
一共只有二十幾人的小公司,老板還“分化”出十幾個員工,告訴他們“你們的工資一定會發,而且可以去‘那邊’工作”,于是“討債幫”根本鬧不起來。
最后,沒有一個人領到被拖欠的那兩個月薪水。老板事先把所有的固定資產簽進一份文件,號稱全部是從“那邊”租借的。
大家合伙起訴。
開庭那天,Mike忘了出席,于是被判敗訴。
不打人際關系復雜的工
Mike的第三份工作是朋友介紹的,一家4A廣告公司,做客戶服務。
“高中畢業時就有點想考廣告系,但是以為要考美術,也就算了。”現在能進廣告業,而且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當時嫩得完全不懂事”的
Mike自然心滿意足。薪水不高,和網絡公司差不多,他也不在意。
在這家公司,Mike做了一年。
入行時毫無經驗,老板把一些零碎小客戶丟給他一個人料理,意為“鍛煉”,沒什么業績要求,“只要客戶不流失就行”。
于是Mike發現,這一年里,他還是沒什么活干。平時上班可以拜訪客戶,也可以上網聊天———沒人帶,自然也沒人管。
“那家公司的很多高級職員都是呆了十幾年的,‘放羊’一兩年,他們根本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最不爽的是那家公司的企業文化。職位和薪水上漲極其緩慢不說,同事們拍馬屁的拍馬屁,偷懶的偷懶,人際關系十分復雜,“大家一邊混日子一邊勾心斗角,領不多的薪水,圖個穩定。”
Mike又開始四處投簡歷了。
不打“前途渺茫”的工
第四份工作,仍然是在4A廣告公司,職位未變,薪水漲了一半。
這一次,Mike要忙得多,而且覺得日子很充實,以前當“野孩子”時糊里糊涂沒人教,這回,開始慢慢“懂經”了。
這家公司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做了一年想跳槽,完全是因為想換個行業。
“在4A公司做客戶服務,本地人一般升到AccountDirector,最多到Director,就差不多到頂了。”Mike見過很多本地高級職員,35歲不到,職位升得差不多,有心想轉行,卻因為起碼要減薪三成而不肯“屈就”,“他們覺得很痛苦,但是又不得不耗著。”
Mike想轉行做Marketing,“只要機會好,薪水低點我也無所謂。”
畢竟,他還年輕。
不打與老板“政見”不同的工
第五份工作,Mike又只堅持了一星期。
這次是在一家媒體購買公司做廣告Sales。離預想的Marketing行業有點距離,但是他想的是“先出來再說”。
不是沒有試過,但是在優質大公司,Marketing職位往往要求有兩到三年相關工作經驗,簡歷那關就過不了。萬幸能去面試,人家也往往對著Mike的簡歷大皺眉頭:“你怎么換了那么多工作啊……”
“跟他們解釋,廣告業這樣的跳槽頻率很正常,但他們還是不能接受。”
的確,身處廣告業,Mike見得太多。“很少有Director是在一家公司升上來的,都是跳一次,升一次職,漲一次薪。”很多人一把年紀了還在跳來跳去,跳了一圈,再回到以前的老東家那里,說不定又和以前的同事一起并肩奮戰。有人戲說,全上海的4A廣告公司其實是一家大公司,大家跳槽,只是在不同“部門”間跳來跳去。Mike回過一次原來的公司,“原來那個Team里的人已經走光了,剩下的,不認識的比認識的多。”
老板似乎也不在乎你的簡歷上列的公司名單有多長,他們只要“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揮之能走”的人。招進去做了不久,客戶與公司解約了,便可能把你“遣散”去做一個“很土的客戶”,不愿意,就跳槽咯。
就這樣,Mike心儀的公司不要他,要他的公司他又不心儀,于是就做了Sales,希望能尋找機會。
一周后,打了退堂鼓,主要是與老板“政見”不同。“我覺得對客戶平均分布精力毫無意義,因為最后來投廣告的可能還是少數幾家老關系;但是她思路不一樣,覺得優質客戶就不必維護了,要把大量精力放在開拓新客戶上面。”
Mike認為這樣是在做無用功,恰好從上家公司跳槽時拿過另一個Offer,是一家本地廣告公司。這一周里對方頻頻送來秋波———職位升到“Manager”,薪水再增一截。
于是Mike開始打人生第六份工。
不打不喜歡的工
也就是到新公司上班那天起,Mike開始想:“一直換工作,是不是我有問題?”
但也僅止于“想了一想”。他很快就釋然了:“既然我一直能得到新工作,為什么要忍受不喜歡的公司?”
第六份工作做到現在,已有大半年。依然是不夠合腳的鞋。和上一家的問題一樣,也是不贊成老板的做法———“他不是看結果,而是看過程,拼命想把手下人都變得跟他一樣。”
世界仍是老樣子。五六十人的公司,半年不到,已經“換血”三分之一。這回,Mike簡歷照發,但至今還沒挪窩。
他在等待機會。“我想了想,覺得要進大公司做Marketing,面試時還是會遇到老問題。如果客戶那邊招人,希望可能還大些。”
跳槽上癮,“人容易懶,確實不容易出成績。”
最后,雖然被“判”為“Office跳蚤”,Mike還是堅持:“如果確實能去做我喜歡的Marketing,我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跳來跳去了。”
他說,對得到時就不太Care的東西,自然不Care失去。
作風穩健的“跳蚤”
黃金地段甲級寫字樓里,某一個看得到風景的房間,永遠為周先生保留。
他是獵頭的心頭肉,因為每隔一到兩年,他必然要跳一次槽。
跳來跳去,頭銜都是“總監”、“經理”一類,但是薪水,每次都大漲一截。
每一次跳槽前,他都對目標公司花死力氣研究一番,公司文化、頂頭上司為人習慣、目前業績、主要癥結、老板目前對此職位人員的期望……統統了如指掌。
最后跳槽,一定選一家對解決問題十拿九穩的公司。花一到兩年大力整治,通常能交出一份令老板十分滿意的成績單。
每到這時,周先生就知道,再一次跳槽的時機成熟了———“成績單”上全是“優”,找起下家來十分稱手。另外,即使你想再留下去,老板也沒有多余的空間給你發展———再給你升職?難不成把自己的寶座讓給你?
點評:周先生這樣的“office跳蚤”,通常被稱作“職業經理人”。他們是最職業化的一群,能力出色,對工作不帶任何感情。人才市場上最缺的,也是這一群人。
對他們而言,跳槽已經變成工作的目的,而不僅僅是一種手段。但是這樣的人不能有失敗感。如果哪一天他們慘遭失敗,就會動搖自信。因為,他們跳來跳去的資本,是有智慧———尤其要相信自己有智慧。
吃熱豆腐的“跳蚤”
從月薪8000元到年薪50萬,Amanda只用了3年時間,經歷了3次跳槽。
“最開始,是覺得上海的就業機會前所未有的好。”一方面,她覺得“是緊跟全球經濟復蘇的趨勢”;另一方面,上海畢竟是個相當年輕的城市,缺乏很多國際化的專業人才。
Amanda所處的金融行業,高級人才便十分緊俏。
但是最近,她不得不黯然離職。
因為“實在做不下去了”。旁人要30年才走完的職業發展道路,Amanda利用跳槽,只用3年時間便完成。“等到真坐上獨當一面的位置,才知道自己懂得太少,積累得太少。”
而且,當初因為一躍跳上了“年薪50萬”,自信心爆棚,實戰中卻屢屢受挫,于是受打擊更大。
點評:面試只需說說即可,真要工作起來卻是石頭扔烏龜———硬碰硬的。拔苗助長式的“跳蚤”,升職加薪,看似風光,但是很可能因此失去對自己的良性評價,也失去耐心等待的基本功,甚至會失去許多看不見的機會。其實歷練幾年,收獲一定會更大。
事業發展、生活品質、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人際關系……真正的跳槽應該是多贏的策略.
Copyright C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皖江人才網 皖ICP備2021000074號 公安備案號:34080202000488
地址:安慶市迎江區皖江大道77號紫峰大廈B座 EMAIL:admin@wjjob.com
ICP經營許可證:皖B2-20210254 人力資源證: X(2021)3408020007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