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規與管理
來源:安慶招聘網
時間:2025-01-15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陋規,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明清兩代,官場風氣和行政效率就都同陋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時至今日,“陋規”的名稱雖已不在,但在形形色色的管理活動中,陋規依然影影綽綽,無論它寄生于企業還是政府。
所謂陋規,實際上就是不成文的官場辦事規則。“陋”是指沒有正式文件,在《六部則例》上查不到;“規”則指實實在在、明白無誤的顯規則,而不是價值觀念意義上的潛規則。如果準確地翻譯為現代漢語,陋規應當直接表述為“官場禮則”,說白了,就是官場的送禮規矩。
官場上的潤滑劑
如此陋規,緣何而起?據考,這種風氣源于明朝朱元璋的低俸政策。朱皇帝出身貧苦,認為“凡官皆貪”,因此在他制定的“祖制”中官吏俸祿就被壓得極低。《明史·食貨志》有云:“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此外,朱皇帝嚴格禁止他的子孫更改祖制,敢有妄議者,殺無赦。好在官員手中有權,權可以變成錢,這比更改祖制要容易得多。其實從成祖朱棣之后,官吏的收入基本上就不靠俸祿而靠受禮了,清廉奉公的官員也不例外。“大氣候”如此,朝廷也就睜只眼閉只眼,皇帝也心知肚明,只要不搜刮過份,就是好官。久而久之,官員收禮就成了慣例,而且是官方默認的慣例。甚至官方在計算官員收入時,都把俸祿簡略不計,只算各種禮金。什么職務收多少、哪些時候該送禮、送禮的規矩和途徑有哪些,都有了不成文的章法。官方許可,民間無奈,相沿成俗,概莫能外。
清朝入關,將明朝的制度照搬不誤,低俸制隨之沿用下來。官員收禮也有了比較固定的稱呼,一般叫做陋規,正規一點稱為規費、規例或贈與。各種規費名堂繁多,夏天謂冰敬,冬天謂炭敬,節慶謂節敬,生日謂祝敬,過年謂年敬,門生拜見謂贄敬,出京辭別謂別敬,過往客人謂書儀。贈與關系更包括鄉梓、同年、親戚、門生、故吏、同窗等,數不勝數。
送禮必須要有來源,最主要的就是地方州縣官征收的火耗。古代實行包稅制,地方州縣向朝廷上繳的賦稅有定數,還必須是規格一致、成色統一的庫平紋銀。倘若數額不夠,負責官吏就要包賠。事實上,從民間征收來的只是銅錢或碎銀,官府要把銅錢兌換成銀兩、將碎銀熔鑄成標準銀錠。這樣一來,就要在正稅之外加派一定比例的“火耗”,意為熔鑄過程中的損耗。實際上,熔鑄損耗之外,官府征收和解送等雜七雜八的費用也被劃入火耗。
康熙帝曾公開說:“如州縣官止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是好官。”實際上,康熙帝十分清楚,火耗遠遠不止一分(1%)。號稱康熙年間第一清官的嘉定知縣陸隴其,也要加征四分火耗(4%)。因各地情況不一、官員心態各異,對加征火耗的比例,朝廷并沒有統一規定。各地按沿用已久的習慣操作,“每兩有加至二三錢、四五錢者”,“稅輕耗重,數倍于正額者有之”。正稅與火耗的關系,同當代稅與費的關系類似。根據現有的資料綜合來看,清代的火耗大體在正稅的10%~50%之間。火耗的結余,稱為耗羨。這筆數目不小的“預算外收入”不受朝廷控制,也就成了官吏的補貼。
享有稅收權力的官員就有耗羨,自然免不了引起政府各部門與各層次之間的不平衡。結果,耗羨還要“再分配”。中國是一個講人情禮儀的國家,清朝衙門大堂之上最常見的匾額“天理人情國法”正好反映出官員的行為準則。自從理學興起,“萬事抬不過個理字”,“天下惟道理最大”;其次,必須考慮人情關系,以情輔理;最后,才是遵循國法,國法也是為天理人情服務的。可見,中國傳統的管理理念,由“天理”確定其價值準則,由“人情”定位行為規范,由“國法”充當運行工具。耗羨只有一部分官員(州縣親民官)擁有,其他官員如果不能染指,既不合天理,也不近人情。
如此一來,以送禮方式形成的陋規,就成為調節官吏收入的主要途徑。而陋規不但能平衡收入、調整心態,更重要的,這種送禮方式符合中國人的基本社會規范,能夠在官員之間建立一種情感上的聯絡關系。可以說,陋規是傳統官場的潤滑劑,離開了它,官僚機器就會變得生硬,甚至磕磕碰碰。
合法卻悖情逆理的變革
問題是,陋規的存在難免令官場的運作萌發出私情的成分,甚至以情害理,以私害公。雍正帝即位以后,決意改革,大力推行耗羨歸公。具體做法是,以各地實際結余的耗羨為基數,提取歸公;這筆錢專款專用,除補充國庫虧空外,一律用作朝廷下發給地方官吏的薪俸補貼,稱為養廉銀。按照雍正帝自己的說法:“與其州縣存火耗以養上司,何如上司撥火耗以養州縣。”(具體辦法見《清史稿》卷294《諾岷傳》)大體上,雍正時的提解耗羨總額為422萬兩,約為當時正稅的14%,專用于養廉銀開支,不得他用。各種官吏應領取的養廉銀數額,根據各地的貧富、政務的繁簡等因素確定,再從所提解的耗羨銀中支取。每年各省督撫養廉銀為一萬至二萬兩,布政使為五千至九千兩,按察使為三千至八千兩,道員為二千至六千兩,知府為八百至四千兩,知縣為五百至二千兩,依此類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俗語,就是由此來的(許多人用這句話形容貪官,實乃誤。注意其中的“清”字;當然,“十萬”是虛指)。
這樣一項改革,實質上就是把地方上默認的私下收費變成了朝廷正規的征稅附加。原本用于官員私人之間的潤滑劑雖然數額未變,但性質卻變了——人情關系變成了公事公辦。雍正此舉可謂用意良苦。以現在的眼光看,這里面不乏由人治到法治、由倫理式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因素。原來官吏的灰色收入被漂白了,可謂“紀綱整齊,弊革風清”。清代學者章學誠對此贊口不絕:“我憲皇帝(即雍正帝)澄清吏治,裁革陋規,整飭官方,懲治貪墨,實為千載一時。彼時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風俗,貪目冒(目冒為一個字)之徒,莫不望風革面,時勢然也。今觀傳志碑狀之文,敘雍正間府州縣官,盛稱杜絕饋遺,搜除積弊,斤斤自守,革除例外供支,其文洵不愧于循吏傳矣。”(《文史通義》內篇卷50)。民間留下了“康熙之時有清官,雍正之時無清官”的說法,也正映射出制度化管理和倫理化管理的差別所在。
然而,這種制度層面的改革阻力極大。“國法”變了,而以往陋規所體現的“天理”和“人情”卻不能照舊維持,于是產生了激烈的摩擦。從一個具體事例上,就可以看出雍正改革的難度。根據尤拔世《粵海關改正歸公規例冊》記載,當時到廣州經商的洋船,每條船送給粵海關衙門的陋規多達68種名目,總計1950兩白銀。時任粵海關監督的楊文乾,按照耗羨歸公的政策,大刀闊斧整頓,把陋規變為正式附加關稅,紅包式的禮銀統一歸公,再分撥到相關衙門作為補充經費。楊文乾的舉措顯然具有積極意義,而且完全符合雍正的新政方針。問題在于,這種陋規涉及諸多利益和人情面子。沒有了陋規紅包,衙門辦起事來也就不那么順溜。外商叫苦,官吏埋怨,吏胥怠工,行商喊屈。這種化紅包為公款的耗羨歸公,用現在的眼光看,倒是符合韋伯式科層官僚制的基本精神,但同中國國情卻偏偏那么隔膜。得罪人的事,全讓楊文乾做了。所以,他的官不那么好當。廣州官民上下一心地想要扳倒楊文乾,可楊文乾的改革是按雍正的大政方針做的,所以只能從別的地方下刀子。這種地方其實很好找——就是貪污。任何一個王朝,收拾一個當官的,最得民心而且也名正言順的,就是懲處腐敗。于是,由福建巡撫常賚出面,狠狠參了楊文乾一本,有鼻子有眼地說楊貪污達30余萬兩。對于這種官場游戲,雍正心知肚明,于是,一不查二不辦,反過來卻派楊文乾到福建查辦倉庫虧空。在雍正的力保之下,楊文乾才沒有丟掉頂戴,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雍正朝后,陋規故態復萌。乾嘉年間,養廉銀依舊,而陋規紅包卻也死灰復燃。道光帝以節儉出名,心疼國家銀子,于是借口國庫空虛等等緣由,要求官吏從養廉銀中“捐獻”、“資助”國家。很快,養廉銀的實發折扣越打越狠,官吏的陋規紅包卻水漲船高,一切又恢復了過去的常態。所不同處就是苦了百姓——原來的火耗已經變成正式附加稅,現在的陋規又要增加新的收費項目。到了晚清慈禧時的新政,幾乎所有的改革舉措都毫無例外地變成了官員撈錢的新途徑。李鴻章曾在奏章中描述:“政以賄成,婪索相競。自大府以至牧令,罕能以廉公自持。取之僚屬者,節壽有賀儀,到任有規禮,補缺署缺有酬謝。取之商民者,街市鋪戶有攤派。變本加厲,上下相沿,不以為怪。”當初雍正的改革,至此徹底走向反面。
歷史警示
陋規的興衰演變,為當代管理提供了許多啟示。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人類行為會自然形成某種慣例。對此,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否則,管理活動就很難有效,甚至寸步難行。管理者的權威,不僅來自法律制度,更取決于對慣例的掌握程度和尊重程度。例如,《紅樓夢》里的探春管家,一上任就碰上了給趙姨娘兄弟發放“撫恤費”的難題,幸虧熟知其中竅道的王熙鳳派平兒來告知她以往慣例,才化解了這個難題。現實中,我們常常看到,有經驗的管理者一旦碰上某件拿不準的事務,不僅要查考制度是如何規定的,更重要的是還要了解以往實際是如何操作的。單一迷信紙上的制度,往往會碰釘子甚至觸霉頭。
對慣例問題,學術界中的許多大家都進行過透徹的研究并提出了深刻的理論見解,哈耶克的“自發秩序”和“擴展秩序”理論就是一例。自發秩序的形成源于社會文化,由此也就形成了管理與文化關系之結(complex)。那些試圖按自然科學的方式和法則研究管理的學者,那些幻想將管理學構建成與物理學類似學科的努力,恐怕沒有能夠成功的。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管理活動中滲透了文化因素的影響,無法做到絕對的價值中立。中國的物理學同美國的物理學幾乎沒有區別,但中國的管理學同美國的管理學則大不相同。在中國,這個管理與文化之結,是由倫理人情關系形成的一種互相纏繞、環環相扣的“中國結”。這一點,同中國社會的基本特征緊密相關。關于倫理人情關系在中國的特殊地位和深遠影響,不少學者都有深刻的論述,費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梁漱溟先生提出的“倫理本位”。要在中國取得管理上的成功,僅僅掌握“流程重組”、“戰略模型”、“六西格馬”、“平衡計分卡”等先進技術,恐怕尚屬枝節,而只有掌握社會關系、人情冷暖,才可能是根本。
從陋規的形成和演變,還可以看出,如果正式制度違反了文化背景的價值準則,陋規會在不知不覺中瓦解正式制度的效力,使正式制度形同虛設,甚至走向反面。原本,在漢唐時期,官場送禮是被視為行賄的,因此也有相應的辦法治罪。然而,明代的低俸制盡管有朱元璋的嚴刑酷法甚至法外用刑來推行,卻受到了官場中不顯山不露水的“軟抵抗”。不久,低俸制就徹底失效,官吏的俸外收入更變本加厲。這就告訴管理者,在制度設計中,如果不考慮慣例習俗的對抗,多半會適得其反。現實中有許多“看起來很美”的管理制度都走上了制度異化的不歸路,原因就在沒能包納吸收“自發秩序”。
那么,試圖將陋規正式制度化的改革又會如何?結果恐怕只會“層層加碼”。陋規所反映出的習慣性行為規則是不可能以正式制度替代的。借用馬克斯·韋伯的權威理論來分析,陋規所承載的權威是傳統權威(某些方面也包含了魅力型權威),但絕不承載法理權威。正規制度所承載的,則肯定屬于法理權威。雍正將陋規改為養廉銀,表面上看,既沒有增加火耗數額,又沒有減少官吏收入,僅僅是把“渠道”方向改變了,號稱“上不誤公,下不累民,無偏多偏少之弊,無苛索橫征之擾,實通權達變之善策”(《清朝文獻通考》卷90《職官十四》)。但事實卻遠非雍正帝想象得那樣簡單。任何一種制度,都是在整體系統環境下產生作用的。雍正時期的官場環境,必須依賴由陋規結成的網絡才能運作。耗羨歸公,致使這一制度體系失去了運作依托,所以,也只會生出新的陋規來彌補這種制度網絡的缺陷。到頭來,原有的陋規變成了正式制度,新的陋規立刻填空。變革之后,要想維持改革前的制度效果,肯定會不斷增加制度成本。在清代的耗羨歸公變革中,增加的成本就是“費改稅”后又產生的新“費”,即使把這種新“費”再改為“稅”,還會產生“費外費”。
當年的耗羨歸公是這樣,現今的管理制度何嘗不是這樣?新中國曾經在實行走婚制(也稱阿注婚)的納西族硬性推行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制,結果是,增加了新的婚姻登記手續,而阿注走婚如故。民政當局曾經多次花費極大氣力取消民間婚姻的彩禮習俗,但之后不久彩禮又悄悄滋生出來。即使是在企業管理中,這種情況也比比皆是。管理活動中的制度“疊床架屋”現象,多半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也許,正式制度的人情化才是改革和發展的一條出路。當今十分強調的在管理中要以人為本,實際上就是對以往制度建設和改革中某種偏失的校正。“科學”和“理性”無疑具有巨大的進步力量,然而這種進步也有可能削弱甚至破壞傳統社會的無形網絡,對人際關系和情感交流帶來某種看不見的阻隔。梅奧在霍桑實驗時就指出,現代社會在技術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人們處理社會關系的技能反而不如農業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一個十分明顯的趨勢就是生活富足的同時心理焦慮也在增加,甚至抑郁癥和精神疾病呈現上升趨勢,這就是社會進步給我們帶來的附加禮物之一。管理中,回歸人本位置,把“利潤”、“效益”等等追求所淹沒了的人類自身價值重新尋找回來,這是當代管理學的發展方向。尤其在中國,如何在現代化過程中盡可能保持社會的倫理和情感紐帶,更是經濟發展中保持社會心理穩定的重要問題。
歷史不會重復,因此許多人對歷史知識有多大用處感到疑惑。但是,歷史卻會呈現出某種規律性的東西。掌握歷史規律,可以提醒我們不要在前人曾經摔跤的地方再度跌倒。(劉文瑞)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