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anap"><bdo id="uanap"></bdo></i>

    1. <video id="uanap"></video>
        電話:0556-5537370
        關閉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職場資訊 > 簡歷指導

        企業倫理文化與企業管理

        來源:安慶招聘網 時間:2025-01-10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實踐,日益向人們揭示出一個企業成功與持續發展的真諦:企業文化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企業文化的研究,成為當今企業管理研究的重要課題。正如有學者所述,當代企業文化理論的興起,提供了思考和分析企業運行的一個全新視覺:認為企業管理和文化之間的聯系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有學者預言,文化就是明天的經濟,要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發展,要真正成為世界上第一流的企業,就要借助于企業文化的力量。企業文化之所以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根本原因在于其給企業注入的生命活力,在于其給企業帶來的有形的和無形的、經濟的和社會的雙重效益。因此,從企業文化可以給企業注入生命活力,從不同的企業文化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及提升的影響和作用來看,企業文化的力量就是企業文化力。可以說企業文化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的關鍵因素。企業倫理文化是企業文化力的基礎,研究企業倫理文化對于提升企業文化力和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的關系,是理論和現實提出的一個應該認真研究的課題。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相關研究顯示:“一定的企業文化,是特定的歷史文化積淀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功用性結晶,體現為一種多重內容復合的復雜系統,以一定的哲學思想為指導,以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為基礎,以企業家的成功理念和企業成功經驗相結合形成的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經營宗旨為基本內容。”美國學者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認為,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擁有的那些企業價值觀和經營實踐。是指企業中一個分部的各個職能部門或地處不同地理環境的部門所擁有的那種共通的文化現象”(《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1997)。特雷斯·E·迪爾和阿倫·A·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是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文化網絡、企業環境(轉引自《企業文化學》,1991)。中國學者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張大中,1998);“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在企業內部的綜合反映和表現,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具有企業特點的群體意識以及這種意識產生的行為規范”(高占祥,1998)。


          韓秀嵐的研究(1998)進一步指出:“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文化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我們現在的一般學術討論所涉及的,基本上都是狹義的企業文化范疇,即企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總和。本文所要研究的,則更是狹義企業文化范疇中的基礎內容-企業倫理文化問題。


          從企業文化對干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意義來說,正如彼德斯·沃特曼所言,企業文化是企業立身于社會所必需的精神支柱,是企業家和員工的精神家園。員工做出不同凡響的貢獻,從而也就產生有高度價值的目標感,這種目標感來自對生產、產品的熱愛,提高質量、服務的愿望和鼓勵革新,以及對每個人的貢獻給予承認和榮譽,這就是企業文化。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特倫斯·迪爾教授和麥肯錫咨詢公司顧問阿倫·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習俗和禮儀。在他們1981年7月出版的《企業文化-企業生存的習俗和禮儀》一書中,以豐富的例證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業都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即為全體員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而然的約定俗成而非書面的行為規范;并有各種各樣用來宣傳強化這些價值觀念的儀式和習俗。正是企業文化-這一非技術、非經濟的因素,導致了這些企業的成功。這里所言的“企業文化”,就是本文所界定的和要研究的狹義企業文化范疇中的基礎內容-企業倫理文化問題,也由此可見企業倫理文化在企業管理和企業發展中的特殊意義。


          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學》中指出,管理不只是一門學科,還應是一種文化,有它自己的價值觀、信仰、工具和語言。他還認為,“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隱藏在價值觀、習俗、信念的傳統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應當是受文化制約的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無價值觀的科學。”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在于企業文化培育的共同價值觀和凝聚力,在于使員工關心企業而全力服務于企業及其所以形成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威廉·大衛在其1981年4月出版的《Z理論-美國企業界怎樣迎接日本的挑戰》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使工人關心企業,而使工人關心企業則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美國哈佛大學的安東尼·阿索斯和斯坦福大學的理查德·帕斯卡在對美日企業管理模式進行了比較研究之后指出,成功企業與其他企業的區別不在于整體戰略,不在于組織結構,也不在于管理制度,真正的區別在于管理作風、人事政策以及最重要的精神和價值觀上。日本大企業最為保密的“秘密武器”是向員工反復宣講共同價值觀、企業基本信念,盡力使員工個人目標同化于企業目標,從而激發出巨大驅動力和勇氣。日本政府在明治維新時期的一份白皮書中指出:日本的經濟發展有三個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規;第三是資本。這三個要素的比重是:精神占50%,法規占40%,資本占10%。這就是說金錢和資本都不是最關鍵的要素,精神文化要素才是最為重要的。


          中國學者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認為:文化理念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根植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文化的和合理念,就是推動中華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老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反映客觀世界發展規律之道衍生陰陽,陰陽二力的和合作用而生萬物(亦如“男女媾精,萬物化生”),這種“三分法”的辯證法思想就是和合理念的哲學基礎。所以,“管理首先是一種理念,管理的實踐是一項系統工程,管理的運作是領導藝術的運用。管理是一定的理念指導下為了實現既定目標的系統工程,并需要通過組織綜合運用相宜的領導藝術來實現這一系統工程的實踐過程。”這一系統工程及其實現過程,必然體現著特定文化的功用性影響,同時也必然形成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而有助于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的利益、發展目標越來越同社會的利益與發展目標緊密聯系在一起,企業文化對于提升企業管理效率日益顯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生命線已經成為普遍認識。正如一本外國學者所著的名為《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的書中指出的那樣:“企業文化在下一個10年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來臨,面對市場經濟由競爭型向合作型的轉化,企業文化及其對于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作用,尤其是中國學者提倡的和合理念及其和合管理理論,更成為當代企業管理研究的重大課題。
          
          二、企業倫理文化是企業文化力的動力源
          
          相關研究顯示:所謂企業文化力,就是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特定文化對于企業發展的功用性影響所表現出來的推動能力。也有學者認為,所謂企業文化力就是企業文化的力量。企業文化力可以理解為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各實踐過程和環節發揮導向性、凝聚性、激勵性等作用的集合。從企業文化可以給企業注人生命活力,從不同的企業文化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及提升的影響和作用來看,企業文化的力量就是企業文化力。可以說企業文化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的關鍵因素。著名企業文化學者劉光明教授在其編著的《企業文化》中曾經這樣說道:“目前,國際范圍內的著名企業普遍采用的企業形象戰略和建設企業文化的實踐,都是以文化力推動經濟發展的積極嘗試。這些嘗試,目前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它給企業帶來有形的和無形的、經濟的和社會的雙重效益,又一次證明了文化力是獲得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是企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和智慧之源。”


          本研究認為,企業倫理文化是企業文化的基礎組成部分,即企業文化中以一定的哲學思想為理論支持,以約定俗成的并且為企業所奉行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是企業文化的承載,是企業文化力的重要源泉,對于有效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之形成和發揮作用,有著關鍵作用,也是企業管理效率提升和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筆者之一曾經在相關研究中指出:企業倫理文化可以從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兩個方面來考察。


          就企業內部倫理文化來看,主要是涉及企業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員工之間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在西方則是雇主和雇員之間或者說是所謂勞資雙方的關系。從18世紀英國“羊吃人”運動開始的資本原始積累,雖然有其歷史必然性和加速工業革命的積極意義,但是向來受到詛咒和鞭笞,因為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家財富的積聚都是建立在對工人的殘酷剝削之上的。由此形成的資本家依靠資本剝削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而致富,成為資本家的自然心態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企業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于是,通過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交相使用來加大剩余價值的攫取成為必然選擇,剝削有理和積極剝削成為資本主義企業倫理文化的基礎。工人由于忍受不了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而奮起反抗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但也同時造成了對于剝削有理和積極剝削這種資本企業倫理文化的沖擊和否定。勞資斗爭的結果,形成了工人通過組成工會與資本家斗爭而爭取盡可能多的權益,和資本家為緩和矛盾以保護企業發展而進行的一些福利政策改良方面的讓步。這種基于勞資雙方矛盾斗爭之上形成的資本主義企業倫理文化,充滿了不穩定性和風險性,在低級狀態表現為怠工、罷工、請愿等方式的溫和的文化和經濟沖突,到高級狀態則表現為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劇烈的政治沖突。

          可以說這種基于勞資雙方矛盾斗爭之上形成的資本主義企業倫理文化,有利于資本主義企業的維系,但是長期來看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是不利的。有學者認為,馬克思的《資本論》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三項歷史性的貢獻:一是揭示了資本剝削的秘密和資本放大財富的功能;二是指出了股份制是社會主義的入場口;三是描繪了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資本剝削財富的秘密之揭示,為雇傭工人爭取自身的正當權利提供了銳利思想武器;資本放大財富的功能為資本所存的各種社會所有效運用;股份制成為資本主義由化解勞資矛盾走向資本社會化、政治民主化而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必然;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的描述成為鼓舞人心和建立新型社會的美好理想。下過,資本剝削秘密的揭示也從反面教育了資本家要改良原有的充滿勞資關系矛盾沖突的企業倫理文化。適當提高工人的工資收入到比能夠維持三口之家的基本生活所需為多,而使其積蓄有一定的投資能力,允許并提倡工人通過購買股票的投資方式實現勞方資本化,資本通過擴大股票售賣和盡可能吸引廣大工人投資的方式實現資本社會化,再由此走向政治民主化,這一西方現代社會發展的三步曲,不僅通過資本倫理文化的改良和實踐而逐步成為現實,而且也可以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借鑒。


          就企業內部倫理文化的“共同遵守”這一根本要求來說,勞資雙方應該形成一種有利于企業和社會穩定發展的共識。資方不應該把勞方看作為自己的賺錢工具,而應該看成是自己任務的執行者和事業伙伴,要共同對企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負責;勞方在一般情況下也不要把資方只看作是絕對對立的敵手,而應該能夠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合作,這樣才有利于形成一種保證企業持續發展和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企業倫理文化。西方社會許多成功企業的實踐已經有了充分顯示。如我們以上所述的��松下公司的信條:體認我們身為實業家的責任,促成社會的進步和福祉,致力于世界文化進一步發展。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于羅杰斯·史密斯董事長的企業文化思想:使“我們的雇員和企業伙伴分享我們的成功,我們的股東在他們的投資上可以得到持久的更多的收益。”今天,盛行于西方管理的雙贏理念、團隊建設以及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人本管理思想,特別是當今風靡西方的“藍海戰略”之價值創新理論,進一步顯示了現代企業倫理文化發展中的新趨勢和對于企業管理的全新意義。


          對于中國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來說,管理者和員工都是社會的主人,本來就不存在資本主義式的勞資對立關系,只是社會分工不同,或者在民營企業中還存在勞資雙方的一定矛盾,企業倫理文化的建立和建設,應該遵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借鑒西方企業倫理文化發展中的經驗和教訓,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實踐經驗,以中華民族傳統和合文化精髓為基本營養創新形成的和合管理理論為基礎,遵循“和”、“合”理念,以和睦相處、合作共事、發展企業、貢獻社會為準則,形成一種管理者、員工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服務于企業發展和致力于社會文明進步的戰略伙伴關系。


          企業外部倫理文化,主要是企業在處理與外部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時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就企業外部倫理文化來看,主要應該處理好以下幾個層次的內容:


          一是要樹立遵紀守法意識,處理好企業與政府的關系。政府是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權力機構,主要通過依法行政來實施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以實現社會文明進步。只有所有的社會機構和個人都能夠自覺遵紀守法,社會才能實現和諧穩定發展。對于對社會整體負有一定責任的企業來說,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是其基本的權利和責任。依法經營才能避免違規操作、無序競爭、人為壟斷、偷稅漏稅、化公為私、行賄受賄等有礙于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不良現象;照章納稅既是企業實現其社會責任的主要環節,同時也是依法經營的必然要求。


          二是要樹立社會利益意識,處理好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現代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的同時,暴露出來的一個被日益關注的問題就是環境保護問題。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使社會日益現代化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森林亂砍濫伐、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無序處理,使生態環境平衡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破壞,水土嚴重流失、臭氧層日益受損、酸雨頻發、傳染病流行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都越來越受到了令人擔憂的威脅。因此,企業倫理文化在兼顧社會利益的同時,也應該把本來不是倫理問題的環境問題納入進來,在建立企業倫理文化和發展企業的過程中,自覺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努力處理好環境保護問題。


          三是樹立消費者權益意識,處理好企業對干公民的倫理責任。消費者不僅是企業的上帝,企業必須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取得“衣食父母”的滿意而保證經營的持續性,而且就憲法賦予每個公民同樣的權利和義務而言,企業也必須遵守憲法之規定,保證為每個公民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羅杰斯·史密斯所言:“我們最重要的產品是進步。通用汽車公司的根本目標就是要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使我們的客戶獲得更大的價值”。企業倫理文化應該把樹立消費者權益意識、處理好企業對于公民的倫理責任列為重要內容。


          四是樹立合作共贏理念,處理好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激烈的競爭使企業的獲利空間越來越小,無論是“成本領先”戰略、還是“差異化”戰略都無法形成有效的贏利機會,交易成本的增加以及社會財富的損失浪費與企業通過競爭所能獲得的不斷減少的贏利的比較,使人們對長期以來所遵循的競爭理念越來越產生了懷疑。于是,戰略聯盟、虛擬企業、企業文化建設、團隊建設、合作雙贏等理念理論應運而生。特別是今天,一種淡化競爭、侶導共贏的“藍海戰略”風靡西方,預示了一種企業之間由和睦相處、合作共贏重新步入良性發展的新希望。弘揚中華民族和合文化的和合管理理論,倡導“和氣生財,合作致勝”的和合管理理念,不僅可以為處理好企業與企業之間相互關系以實現共贏提供保證,而且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相適應的企業倫理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因為,“和合理念創新與和合管理創新,是一種符合哲學辯證法要求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而富有歷史生命力的創新發展。企業在市場經濟新階段的持續發展,必須盡快進行和合理念更新,盡快認識和把握和合管理理論、進行和合管理的實踐探索,因為和合理念更新與實施和合管理是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證。”
          
          三、企業倫理文化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加速器
          
          如果說有所謂企業管理模式的話,那么,企業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一定的企業管理模式是在一定的企業文化基礎之上形成發展的,企業管理的有效性和成功,依賴于積極向上的并且符合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企業文化可以持久地激勵員工去創造企業業績,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靈魂和指南,因此,企業文化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文化力成為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的關鍵因素,作為企業文化基礎部分的企業倫理文化,則是提升企業文化力應該認真研究的內容。


          企業文化的具體內容可以分兩個部分來,其中的以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部分則是基礎內容,是每個企業文化都應該涵蓋的內容。由于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內容很多很廣泛,所以每個企業文化所涵蓋的只能是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一部分,是從各個企業文化建設之所需而選取的一部分。而其中的以企業家的成功理念和企業成功經驗總結形成的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經營宗旨(受以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形成的基礎內容影響)的部分則構成了企業文化基本內容。這一部分內容各個企業文化中各有不同,因為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基于不同企業家的成功理念和各個企業成功經驗總結形成的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東西,因此也就有了不同企業文化之間的區別。任何企業文化都是以一定的哲學思想為理論支持的,特別是作為企業文化基本內容的以企業家的成功理念和企業成功經驗總結形成的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價值觀、行為準則、經營宗旨的部分,主要取決于企業家遵循的哲學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即使是以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構成的基礎內容部分,也有一定的哲學思想支持,因為哲學是關于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學問,是關于人們認識世界、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規律,任何一種社會認知包括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都蓋莫能出,只是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主要形成于長期的生活積累并為大家所共同認可和白覺遵守,而一般不需要再經過哲學的認知和考量。


          企業倫理文化采擷自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一部分,一般應該是積極向上的、鼓舞人心的、社會公德的,同時又是和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協調、相補充、相輔相成的,比如:以人為本、團結友愛、努力工作、良好形象、講究信譽、奉獻社會等等。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企業基礎管理模式的深刻變革,在管理中,人作為一項資源而且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正逐步被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視,“以人為本”的現代倫理思想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開始采取行動,將人力資源管理變為整個企業管理的軸心,并指導它從后臺走向前臺,從靜態管理轉到動態管理,從滯后于實踐前進到前瞻于實踐,并真正成為其他每個部門工作的一部分。著名的知識學教授IkujiroNionaka曾說:“只有人類才能在知識創新的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無論計算機的信息處理能力有多大,他們終究不過是人類的一種工具”對人的能力的不斷開發和利用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本管理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升華,是現代管理科學理念的精華。一個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認為:所謂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為中心和根本,以滿足人的需求和謀求人的全面和自由發展的管理。其關鍵之處,就在于強調人在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于指出任何管理過程的有效性或者說管理目標的實現,從根本土來說,依賴于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程度。因為人是一切生產力要素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管理活動作為一種資源配置過程,必須依靠人的力量去組合財力、物力和實現人力、貝才力、物力的最佳配置,才能按照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創造盡可能多的產出的經濟學規律去實現預期的管理目標。而要保證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夠有效發揮,就不單單是一個使用的問題,還應該有個繼續培育的問題,只有不斷地保持人才通過學習和培育,使其不斷地得到知識補充和能力提高,才能有效地保證管理過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持續發揮,保證管理效率的不斷提高,保證少投入多產出理想原則的實現。有學者認為,中國式的人本管理,就是人性化加和合方式的管理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地說就是在以人為本的管理活動過程中,通過人性化加和合方式的管理藝術的綜合運用,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去優化配置人力、財力、物力資源,進行少投入多產出的實踐,以不斷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有效實現預期管理目標,并且使人的知識、品格、體力得到全面發展。


          良好形象是企業倫理文化的重要內容,一個企業良好的市場形象的樹立是形成企業文化力的重要環節。美國營銷學專家詹姆斯·穆爾說:“現代企業的命運在客戶手中,顧客是企業利潤的最終決定者。”這句話道破了現代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一個最本質的關系。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轉變,隨著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的進一步過渡,企業的經營宗旨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傳統的市場營銷觀念早已不再適用于當今的社會,企業形象在市場營銷中越來越顯示出舉足輕重的意義。一種新型的以人為本、客戶至上的營銷理念正逐步得到強化,這種新型的市場營銷思想要求企業不僅要以顧客為整個生產過程的終點,更重要的是以顧客為整個過程的起點,它要求當今企業要努力把市場營銷與以人為本、顧客至上的倫理思想充分結合起來。


          企業信譽是企業的立足之本,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期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而取得的誠信和美譽。誠信體現了一個企業對其客戶最基本的尊重,是企業正確處理與客戶關系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企業與客戶之間進行溝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橋梁。企業倫理文化的提升,不僅要求企業以其贏余履行社會責任,而且就企業的義務和本職而言,還應該為社會為民眾提供質量日益提高的產品和最優秀的服務。
          企業信譽或者誠信不僅要求企業為社會為民眾提供質量日益提高的產品和最優秀的服務,而且要求把對客戶的尊重作為基本原則貫徹始終。對客戶的尊重不是簡單的掛在嘴上的“顧客就是上帝”,它要求企業能夠設身處地、實實在在的為客戶謀取利益。這一點,沃爾瑪的做法值得我們每一個企業借鑒和學習。為顧客節省每一分錢,“低價銷售、保證滿意”是沃爾瑪的經營宗旨,被寫在沃爾瑪的招牌兩邊。山姆認為,低價銷售代表著零售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只有實行“真正的低價”,才能贏得顧客,這是沃爾瑪在零售業激烈爭戰中戰勝強大竟爭對手,迅速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原因。沃爾瑪堅持始終不變的原則,每天推出價格低廉的商品,提供滿意的服務以及方便的購物條件。在沃爾瑪的經營中,山姆堅持每一種商品都要比其他商店便宜,他提倡低成本、低費用結構、低價格、讓利給消費者的經營思想。沃爾瑪商店不儀僅在價格上讓利于顧客,還為顧客提供最周到的服務。山姆說:“我們都是為顧客工作,你也許會想你是在為你的上司或經理工作,但事實他也和你一樣。在我們的組織之外有一個大老板,那就是顧客。”“只要顧客一開口,我們馬上就去做任何事”,他認為顧客應當從沃爾瑪獲得低價高質的服務,這是沃爾瑪創立與發展之本。除此之外,沃爾瑪的經營秘訣還在于不斷地去了解顧客的需要,設身處地地為顧客著想,最大程度地為顧客提供方便。山姆說:“我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就是我們每天、每個小時都希望超越顧客的需要。”沃爾瑪員工接待顧客的熱情,善待顧客的品質,以及他們在價格上為顧客創造價值的經營戰略,使他們贏得了顧客的信任。“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沃頓先生對同仁的告誡一直流傳至今,也成為了沃爾瑪的座右銘之一,一直為沃爾瑪的繁榮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總之,是優秀的企業倫理文化塑造了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良好的社會形象為企業贏得了顧客和市場。
          
          四、社會責任是企業倫理文化的本質規定和企業的最高追求
          
          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討論由來已久。所謂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或經營過程中,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或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具體表現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特別是在進行決策時,除了要考慮投資人的利益或企業本身的利益之外,還應適當考慮與企業行為有密切關系的其他利益群體及社會整體的利益,除了要考慮其行為對自身是否有利外,還應考慮對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響,如是否會造成公害、環境污染、浪費資源等等。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概念最早是1942年由美國學者謝爾頓提出來的,近些年來這一思想廣為流行,連《財富》和《福布斯》這樣的全球性的權威商業雜志在企業排名評比時都加上了“社會責任”標準,可見當代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美國經濟發展委員會(TheCommitteeforEconomicDevelopment,CED)在1971年發表的《商業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中列舉了10類58種旨在增進社會利益的企業社會責任行為,并要求企業付諸實施。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各國逐步形成了“企業的社會責任運動”。1981年,有200家最大企業領導人參加的世界企業圓桌會議通過了“企業責任報告”。聯合國也是推動企業發揮社會責任的重要機構。新一屆秘書長安南上臺后,聯合國的工作重點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即從國家主權的維護更多地轉向了公民權利的維護。鑒于經濟全球化的脆弱性和國際間越拉越大的差距,鑒于國家內部的差距也在拉大以及財富的分配不公和不平等,特別是鑒于某些大企業不合理地發展對世界安全和生態環境帶來的巨大威脅,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向國際商界領袖提出了挑戰,那就是呼吁企業約束自己自私的牟利行為,并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1999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安南提出了“全球協議”,并于2000年7月在聯合國總部正式啟動。該協議號召公司遵守在人權、勞工標準和環境方面的九項基本原則,其內容是:①企業應支持并尊重國際公認的各項人權;②絕不參與任何漠視和踐踏人權的行為;③企業應支持結社自由,承認勞資雙方就工資等問題談判的權力;④消除各種形式的強制性勞動;⑤有效禁止童工;⑥杜絕任何在用工和行業方面的歧視行為;⑦企業應對環境挑戰未雨綢繆;⑧主動增加對環保所承擔的責任;⑨鼓勵無害環境科技的發展與推廣。


          從傳統經濟學意義角度考慮,企業僅僅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單位,利潤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題,它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去完成本應由政府或社會完成的工作,其行為只要不違法,以何種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潤都無可厚非。但是,在現代經濟社會,這種觀念受到了挑戰。因為現代社會商品生產的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企業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前所未有,社會信用的程度對經濟影響加劇,這一系列的變化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在現代經濟社會,企業的任何一個行為都不再是個體行為,都可能對社會、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在這種條件下,企業僅以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終極目標顯得過于狹隘和自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企業的生存和壯大需要樹立一個獨特而健康的企業形象,這樣一種形象的建立又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密切相關。社會責任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倫理觀念,也是新興的企業管理倫理,是一種旨在追求“共同福社”的企業社會實踐,它要求企業以“共贏”的思想來兼顧企業、用戶、員工、社區和環境的利益。從世界越來越多企業發展案例來看,企業與社會間的關系是互動關系,是互相獲益的。一個企業既要為其投資者即它的股東著想,也要為它所存在的國家、社區和消費者著想,更要為它企業內部的職工著想。只有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利益,這才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負責任的企業,這個企業所在的社區和國家才能真正的發達繁榮。


          美國學者戴維斯就企業為什么以及如何承擔社會責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種看法被稱為“戴維斯模型”,其基本內容如下:


          (1)企業的社會責任來源于它的社會權力。由于企業對諸如少數民族平等就業和環境保護等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有重大的影響力,因此社會就必然要求企業運用這種影響力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2)企業應該是一個雙向開放的系統,即開放的接受社會的信息,也要讓社會公開的了解它的經營。為了保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進步,企業和社會之間必須保持連續、誠實和公開的信息溝通。
          (3)企業的每項活動、產品和服務,都必須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考慮社會成本和效益。也就是說,企業的經營決策不能只建立在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收益之上,而且要考慮決策對社會的長期和短期的影響。
          (4)與每一活動、產品和服務相聯系的社會成本應該最終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社會不能希望企業完全用自己的資金、人力去從事那些只對社會有利的事情。
          (5)企業作為法人,應該和其他自然人一樣參與解決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圍之外的社會問題。因為整個社會條件的改善和進步,最終會給社會每一位成員(包括作為法人的企業)帶來好處


          那么,企業活動究竟應該對誰負責,負什么責呢?有學者將企業的社會責任的內容做了如下概括和歸納:


          其一,對股東:證券價格的上升;股息的分配(數量和時間)。其二,職工或工會:相當的收入水平;工作的穩定性;良好的工作環境;提升的機會。其三,對政府:對政府號召和政策的支持;遵守法律和規定。其四,對供應者:保證付款的時間。其五,對債權人:對合同條款的遵守;保持值得信賴的程度。其六,對消費者/代理商:保證商品的價值(產品價格與質量、性能和服務的關系);產品或服務的方便程度。其七,對所處的社區:對環境保護的貢獻;對社會發展的貢獻(稅收、捐獻、直接參加);對解決社會問題的貢獻。其八,對貿易和行業協會:參加活動的次數;對各種活動的支持(經濟上的)。其九,對競爭者:公平的競爭;增長速度;在產品、技術和服務上的創新。其十,對特殊利益集團: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對城市建設的支持;對殘疾人、兒童和婦女組織的貢獻。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有很多,但就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現狀來說,環境道德是企業所承擔社會責任的核心內容。隨著世界經濟的蓬勃發展,科技進步一日千里,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然而社會經濟活動卻并沒有走上健康、文明、有序的發展道路,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綠色消費”、“綠色革命”、“可持續發展”等正在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作為從事物質生產的企業,必須把環境倫理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


          在現代社會,企業生產經營的理念雖然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有害于環境的行為仍然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利己主義行為和短期行為。企業利己主義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只考慮自己的利潤,而不考慮環境代價或環境成本,只要能產生一點點利潤,即便消耗大量的資源,也會樂此不疲。在環境問題上,利己主義的根源在于:對企業來講,利潤歸自己享有,環境代價卻由社會承受。但是,對社會來講,環境代價是無形的,是無法計算的。利己主義行為動機和企業本位主義思想使企業不可能站在社會角度考慮這些問題。企業的短期行為,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只注重眼前利益,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眼前利益,如把相對稀缺的資源用于低收益生產,破壞稀缺資源的持續利用等。企業短期行為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是潛在的,有時甚至是巨大的。近年來的全球氣候變暖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類自身的破壞,特別是企業的不環保行為所致,2007年2月2日在巴黎召開的關干氣候變暖的世界研討會,以及埃菲爾鐵塔熄滅全部燈光的“暗淡一日”,向全球敲響了警鐘,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企業公民”更應該當身先力行。


          本研究認為,社會責任是企業倫理文化的本質規定和企業的最高追求,是在今天的市場經濟新條件下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因為,隨著“企業公民”思想的逐漸認同和為著生態環境保護而出臺的對企業的環境保護要求與規定,企業在自身發展中首先必須遵守這些環境保護要求與規定,同時企業也只有遵守這些環境保護要求與規定才能進一步樹立市場良好形象,這樣才能實現持續發展。亦如筆者之一曾經在《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倫理文化》一文中所指出的,現代企業管理倫理思想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經營哲學和經營理念,樹立新的行為準則,才能使企業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符合環境道德標準以及綠色經營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符合環境道德標準的企業經營原則應該是:(1)綜合效益原則。即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應只重視自己的利益,還應考慮相關利害關系人及全社會的綜合利益;不應單純追求企業效率,要多方面考慮經濟行為的實際影響,特別是它的負面影響,關注綜合效益。(2)公平與正義原則。環境和資源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任何個體對環境和資源的肆意枉為,對他人來講,既不公平,也不符合正義的要求。企業對環境的利用和影響,既要考慮到“代內公平”,也要考慮“代際公平”,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所造成的外部不經濟,不符合公平和正義的要求。(3)可持續發展原則。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基礎,企業的行為雖然是個體行為,但無數的個體行為作用于環境的時候,可能會破壞環境有限的承載能力,制約未來的發展,因此,企業應克制自己對環境無限制的索取,以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熊勝緒、黃吳宇)

        來源:經濟管理

        微信掃一掃分享資訊
        相關推薦
        暫無相關推薦
        微信公眾號
        手機瀏覽

        Copyright C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皖江人才網 皖ICP備2021000074號 公安備案號:34080202000488

        地址:安慶市迎江區皖江大道77號紫峰大廈B座 EMAIL:admin@wjjob.com

        ICP經營許可證:皖B2-20210254 人力資源證: X(2021)3408020007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掃一掃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厨房_国产麻豆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AV_免费欧美黄色福利网站
          <i id="uanap"><bdo id="uanap"></bdo></i>

          1. <video id="uanap"></video>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 中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先锋天堂AV在线网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另类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