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里,完美主義是你最大的敵人!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5-01-10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聰明人最大的自我陷阱是聰明會成為前行的障礙。
在做一件事情時,聰明人會想得更深,看得更遠。但是在現實世界中,有時候我們必須不管不顧地做一些“走一步,看一步”的事情。
2016 年,騰訊聯合創始人陳一丹先生設立了一個神秘獎項—— “一丹獎”。
這個獎項雖然只針對教育事業,但是它的獎金卻高達3000萬港元,幾乎是諾貝爾獎獎金的三倍半。
首屆“一丹獎”頒發給了誰呢?
獲獎人之一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鑒于該獎項的含金量很高,人們難免好奇:
德韋克教授究竟做出了什么教育研究成果,才能獲此殊榮?這里先賣個關子,因為德韋克的研究正是這篇文章的謎底。
一、認知的閉環
我們平時夸一個人靠譜,就是說他“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也就是做事有閉環。
“閉環”這個詞來自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管理學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個模型。管理學上的閉環包括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
戴明提出,PDCA是一種螺旋上升的知識增長模式,每一層都是一個獨立的 PDCA 循環;新的循環把上一次循環的結果作為已知條件,于是越來越接近螺旋結構頂端的終極目標。
當我們拆解大腦認知的時候會發現,大腦“從獲取信息到采取行動”的過程同樣包含 4 個動作,分別是感知、認知、決策、行動。我們積極地做以上 4 個動作,就可以完成認知的閉環。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視角來看,閉環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完。你可能覺得這些聽上去無足輕重,但它對于一個人、一家企業的早期發展至關重要。
扎克伯格在創業初期,在臉書的辦公室墻上貼了一條標語——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這條行動準則,就是要激勵每一位員工按時交付,快速行動。
閉環這么重要,似乎也不難實現,但為什么在真實生活中它又顯得那么稀缺?
一個人要做到靠譜,一個企業要做到及時交付,并不容易。根據我的觀察,這主要有以下 4 個原因。
第一,事情本身難以形成閉環。比如,有陣子海外地產特別熱,但是這個生意要做大卻不容易。
一方面,在海外買房的鏈條特別長,看房需要跨國飛行,溝通成本高,付款麻煩,交易難以形成閉環。
另一方面,客戶分布特別散,要在全國撒網捕捉客戶,營銷難以形成閉環。因此,海外地產項目的規模一般不大。
第二,個人或者企業的能力難以形成閉環。我接觸了很多創業的朋友,觀察到一個很反常的現象——燒烤攤老板比明星企業的副總裁更容易創業成功。
燒烤攤的生意雖然小,老板的受教育程度也未必那么高,但是他需要完成找場所、進原料、生產、銷售等步驟。
也就是說,燒烤攤老板具備閉環能力,并從實戰的角度把生意的整體邏輯過了一遍。
大公司的副總裁呢?學歷高、職位也高、經驗很豐富,但他的工作只是大系統中的一個小環節,一旦獨立創業,他很有可能無法獨立完成閉環。
第三,不愿意把手弄臟。定戰略大家都愿意,卷起褲腿下地干活,很多人就不肯了:“這種臟活累活,怎么可能由我干呢?”這是他們真實的想法。
這種只負責戰略、不肯實干的人,自然也無法完成閉環。
第四,堅持完美主義。完美主義通常的做法是把每種路線都嘗試一遍,找出最優解。這種方式追求高質量,有其積極的一面。
但是大多數時候,它的操作成本過高,因為現實生活中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最優解。完美主義繼而容易陷入拖沓的境地,阻礙閉環的完成。
二、完成閉環的要求
那么完成閉環有什么要求呢?
很多人認為要靠譜,完成任務,給別人一個交代。這么想的人其實掉入了“討好型人格”的陷阱:你在意的是他人的評價,事實上并沒有從事物最終的對錯出發進行判斷。
如果不是給別人一個交代,那么是“給自己一個交代”嗎?也不對。
完美主義者就是典型,他們總想證明自己聰明、正確、高瞻遠矚,絕不輕舉妄動,這本質上就是害怕失敗。那應該怎么辦?一種不起眼的小動物——螞蟻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科學家們發現,螞蟻出動搬運食物的時候,不管地形多么復雜,距離食物多么遙遠,它們總能找到一條最優路線。
原來,每只螞蟻一開始都會隨機選擇一條路線,并且留下一種叫作信息素的物質。若干只螞蟻找到了食物,也就留下了若干條搬運道路的信息。
最后,短路徑上的螞蟻數量總是比長路徑上的螞蟻數量多。因為路越短,相同時間內螞蟻往返的次數就越多,在路上留下的信息素也就越多,蟻群就會慢慢聚集到最短的路徑上。
螞蟻不停重復這個過程,最終總能找到一條最優路徑,這就是著名的“蟻群算法”。
同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每一個小閉環,就像螞蟻隨機選擇的路徑,單個閉環或單條路徑可能非常簡單,但當多個閉環或多條路徑的信息聚集起來的時候,就能找到最優解。
遇到問題,我們與其悶著頭想,憋大招兒,不如邁開雙腿,先完成一個閉環再說。勇于嘗試,不停修正,自然能一步步逼近問題的最優解。
因此,我們在閉環這件事上吃的虧,并不是“怎么做”的問題,而是“做不做”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出在了思維方式上。
這就需要揭開在本章開篇埋下的謎題了。“一丹獎”得主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的獲獎課題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與“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區別。
三、做個成長型思維的人
卡羅爾·德韋克說:“相信才能可以被培養(通過努力工作、好的戰略以及向他人學習)的人都具有成長型思維。”
相較于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才能是天生的),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收獲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很少擔心自己看上去是否聰明,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我們應該把好事和壞事都當作成長必須經歷的磨煉。
用稻盛和夫的話說,“提升心性,磨煉靈魂”。
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那些幫助我們學習、成長的有趣挑戰。
具備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則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決定了,不會變化,而別人的評價就是給自己下的結論,所以他們極度在意外界的評價,他們看重的不是事情本身的樂趣,而是獲得正面評價。
你可能覺得具備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太傻,沒有人會這樣想。但事實上,很多人都有證明自己的強烈目標,我們自己身上可能就有一些固定型思維的影子。
至于這兩種不同思維方式的人在真實行動中的區別,德韋克教授先用測評把學生分成“成長型”和“固定型”兩類, 然后觀察他們在面對挑戰時的真實反應。
在香港大學,英語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有些學生在入學的時候英語并不流利,他們理應盡快提高英語水平。
德韋克教授調查了兩類學生參加“英語提高課程”的意愿,統計顯示: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非常踴躍,而具備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卻反應不積極。
這是因為,固定型思維的學生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為了在短時間內看上去聰明,他們寧可拿自己的前程冒險。
試想一下,在你的身邊是不是有很多這樣“怕犯錯的聰明人”? 應如何培養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德韋克教授和其他團隊合作開發了一款“獎勵過程”的游戲。
學生們每一步的努力、策略和進步都會受到獎勵,而不會像應試教育那樣,只獎勵結果,只有高分才算成功。
隨著游戲的深入,學生們想出了更多的策略,當遇到特別困難的問題時,他們也展現了更為持久的韌勁兒。
德韋克教授的這套成長型思維教學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美國紐約州南布朗克斯區的教學水平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而在當地小學采用成長型思維的教學模式后,四年級學生的平均數學成績在一年的時間內就升至紐約州第一名。
這就是成長型思維帶來的巨變。
回到初段的核心問題——閉環。
閉環是為了形成一個反饋系統, 給自己的未來按下啟動按鈕。
在閉環這件事情上,大概可以分為 4 個層次:無法閉環,為別人閉環, 為自己閉環,為未來和真理閉環。
我們通常認為,閉環是為了給別人一個交代。
其實不然,它不是為了給別人,抑或給自己一個交代,而是給未來一個交代。采用一種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邁出用行動改變自我的第一步,你就能獲取和未來的某種連接。
我們的文化鐘愛大道理,或者大招兒。
成長型思維看起來既不是大道理,也不是大招兒,但卻是我們升級必備的底層能力。事實上,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成長,只在人生的大門口擔憂、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