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競爭的最終目的是離開競爭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5-01-11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01 持續增長需要離開競爭
很多企業在市場中常常會盯著競爭對手去做,這其實會讓自己陷入競爭而難以增長。
第一,企業盯著競爭對手去做,其實忘了對手并不付錢給你,很多時候企業盯著對手做反而會把對手逼強。
第二,企業盯著競爭對手去做,有可能做了一個對方擅長但自己并不擅長的方向。因為對照著競爭對手,基本上都會去做對方擅長的部分。我服務的一些企業跟著對手做,對手降價它就降價。可是你要知道,如果對手比較強,它就更有條件降價。
第三,企業盯著競爭對手去做,會忽略自己本來最應該做的事情。
第四,企業盯著競爭對手去做,可能導致透支,透支隊伍,透支財務,甚至透支產品和質量。
經營的核心就是做增長,如果企業想持續增長,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競爭。那些真正做得好的持續發展的企業,它們都有一個重要的邏輯就是不斷離開競爭。這是我經過20多年研究和實踐得到的結論。
02 波特“競爭之外”的理解:競爭在本質上是做與同行不同的事情
邁克爾·波特的三大競爭戰略——總成本領先、高差異化、聚焦,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很多人其實并沒有真正理解波特的競爭理論。波特的競爭理論并不是在講競爭,而是教企業如何離開競爭——競爭的最終目的是遠離競爭。
在波特的競爭理論中,他非常明確地指出:對于一家企業而言,最重要的選擇是如何理解競爭。真正的理解應該是沿著這張圖所表達的方向來進行的。
第一,充分理解所在行業的特性、行業運行的規律和消費者的原有認知。
第二,必須明確企業的宗旨與行業內其他企業不同,要以全新的認知來理解所在的行業,要把企業放在環境中,而不是行業中。
第三,要展開與行業內競爭者完全不同的活動,不要追隨競爭者來運作市場,要不斷地創造出全新的活動來與消費者溝通。
第四,立足于為消費者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并確保能讓消費者感受到。
我觀察了一下中國自行車市場的變化。20世紀80年代之前,中國的自行車市場是“鳳凰”“飛鴿”“永久”的天下,自行車是家庭用品和交通工具。
但是當“中華”自行車不再以“只是交通工具”作為人們對自行車的認知的時候,出現了功能自行車、個性化自行車等,自行車變成了個人消費品,它不再是家庭工具。
而到了2014年,共享自行車開始在國內興起,自行車變成了公共產品,它沒有和自行車品牌競爭,它只是不斷確立這個產品的定位和屬性,但原來做自行車的企業都會被調整。
因此,競爭從本質上講是做與同行不同的事情。
03 競爭戰略的本質是選擇不做什么
邁克爾·波特曾明確地說過:“戰略就是選擇,選擇做什么,選擇不做什么。”競爭戰略的本質實際上是選擇不做什么。
看看中國家電市場。當市場進入完全競爭狀態的時候,很多家電企業都選擇了降價的競爭策略,持續的價格戰使得整個家電行業持續虧損,所有家電企業無一幸免。
再看看韓國的三星,卻選擇了由家電產品進入數字產品;不是以價格取勝,而是以設計取勝。保持和時代同步,吸取同行的優點也是三星人的優勢之一。同行是學習的榜樣,不是競爭對手。本著這種理念,三星公司鼓勵公司同仁使用其他品牌的電器以取他人之長。
正是因為三星選擇了與中國家電企業做不同的事情,三星在10年后才能成為銷售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全球消費類電子第一品牌。
以選擇不做哪些事情作為自己競爭戰略的企業,都獲得了輝煌的成功,微軟、可口可樂、IBM、蘋果、華為等都是如此。
04 競爭活動的特性就是創造生存空間
數字化時代,企業追求的不再是滿足顧客需求,而是創造顧客需求,以及實現顧客價值。當企業經營的宗旨轉變為創造顧客需求和實現顧客價值的時候,企業必須和更多人合作,更多的價值空間才能被創造出來;而創造生存空間是競爭活動的本質特性。
如果企業所選擇的競爭活動不是從創造生存空間的角度去做的話,這些競爭活動就沒有意義,這樣競爭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我們一直都有這方面的教訓:家電的價格之戰、手機的模仿之戰、零售業的圈地之戰、出口產品的搶單等等。這樣的競爭活動使得大部分企業不斷地陷入價格陷阱、廣告陷阱、促銷陷阱、成本陷阱,苦不堪言。沒有誰能以這樣的競爭活動脫離競爭,反而是陷入競爭的僵局而不能夠自保。
相反,以創造生存空間作為競爭活動選擇的企業往往能獲得領先者的地位。
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的普遍認知是只要在一個行業里就是競爭對手,其實同行不是競爭對手,是伙伴,只有當大家都是伙伴的時候,整個行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一家優秀的企業需要推動行業進步,如果只有自己進步,這個行業是不會被培育起來的;而行業不培育,企業其實是不會有機會的。
05 競爭的關鍵是尋找新定位
市場環境時時處在一個巨變的狀態,對企業的要求變得更加苛刻。人們公認的法則是:變,是唯一不變的。所以企業需要不斷地面對環境做出調整,而調整的關鍵就是尋找新的定位。
典型的例子就是電腦行業的演變。
蘋果電腦開創了電腦的先河,當時的蘋果機定位于專業的、不兼容的機器,蘋果本身的技術,使得蘋果機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IBM出現后,它把電腦定位于可以兼容的商用機器,就是這樣一個可以兼容的定位,使得IBM很快成為電腦行業的領導者。
之后出現的康柏電腦再一次改變了電腦行業的格局。康柏電腦認為電腦應該是個人的,用于解決日常工作問題,于是它把“商用機器”定位為“個人機器”。電腦行業的新領導者變成了康柏電腦。
在康柏電腦之后又有一個公司脫穎而出,它就是戴爾。戴爾成功的方式仍然是重新定位電腦產品。戴爾認為電腦不僅僅是個人機器,還應該是一個個性化的產品,因此戴爾把電腦定位為可直接定制的“個人消費品”,結果戴爾大獲全勝。
接下來聯想認為既然電腦是個人消費品,應該讓消費者很容易購買到。于是聯想選擇性價比、建合作渠道,構建更強的成本與規模的能力,開始成為第一。
再一次更新電腦定位的是蘋果,蘋果開始做移動概念,把電腦變成能隨身攜帶使用的“娛樂和時尚用品”。蘋果電腦再一次風靡全球。
電腦產品經歷了這么多的品牌更替,而競爭變化的主線無一例外是重新定位。每一個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企業,都是能夠清晰地確定產品的定位,從而獲得競爭優勢。
競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競爭僅僅是為了獲得競爭優勢的話,我們可能會陷入競爭的僵局而不能自拔。
就如以上的分析,從競爭戰略的本質來說,是選擇不做哪些事情;從競爭活動的特性來說,是創造生存空間;而競爭的關鍵是尋找新定位。
在分析競爭的各個角度上我們都可以明確:競爭的最終目的是離開競爭。這就是波特競爭理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