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勞動節,發生了一件給勞動人民添堵的事。
揚州某公司要求王某和李某加班完成產品檢驗,兩人為逼公司續簽勞動合同,拒絕了加班要求,導致公司違約,賠償12萬。
公司將兩人告到法院,法院最后判王、李二人賠償公司1.8萬。法官表示:員工有權拒絕加班,但遇到緊急情況必須服從加班要求。
這個判決結果讓網友徹底炸鍋了:首先,所謂“緊急情況”如何定義?其次,公司的職責安排和任務分配是否存在缺陷?既然不準備續簽勞動合同,又為何強制員工加班?
最重要的是,以后企業是不是都可以用“緊急情況”來強迫員工加班?
對此,職場人紛紛表示:以前不加班怕扣工資,現在不加班怕吃官司。
企業的“加班潛規則”,正在影響職場人的生存環境。隨著996的普及,領導以各種理由安排加班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很多職場人到了下班時間不敢走,生怕錯過什么工作任務。
八成白領表示加班是常態,超過20%的白領每周加班十小時以上,“從沒加過班”的白領僅占18%。
可見,各種形式的加班正在剝奪職場人的生活時間。這屆職場人,正在失去下班自由。
失去下班自由,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領導不走我不走”:摸魚式加班
很多職場人都在微博相關話題里抱怨過摸魚式加班的經歷。“領導都沒走,誰敢走啊,你比領導還忙?”“有一次領導在辦公室睡著了,我們所有人都得等他醒了再走。”
摸魚式加班的現象不是個例,這種現象的大規模出現,無非是兩個原因。
第一,表演式摸魚。這種職場人的加班沒有工作意義,單純只是為了表演給領導看。通常的表現是工作效率低下,但特別喜歡展示,比如晚上十點發一條“加班好累”的朋友圈,再配上一張辦公室的照片。
表演式摸魚加班,是一種投機取巧、掩耳盜鈴的低效率行為。不僅會浪費自己的時間,還會分散本就有限的精力,在精明的領導看來,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第二,從眾式摸魚。這類人加班主要是迫于“同事都沒走”的壓力,這個時候自己下班走人,難免會顯得不合群,還會被同事在背后嚼舌根。
這種心理帶來的從眾式摸魚,實際上是對群體的歸順和妥協。可悲的是,在群體的影響下,大多數職場人都不敢做按時下班的那只“出頭鳥”。
因此,表演和從眾已經成為摸魚式加班的主旋律。這部分職場人根本不談下班自由,他們的信條是:領導不走我不走,越晚下班越“努力”。
2、“下班后必回工作微信”:網絡支配下班時間
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下,微信辦公幾乎成為常態,這也是很多領導喜歡采取的“軟加班”方式。有的時候放假只想好好休息,領導卻在工作群里布置任務,大家都積極完成了,自己總不能例外吧?
工作微信不僅壓榨了職場人的生活時間,還讓他們每時每刻都處在緊繃狀態,時時刻刻都在“精神加班”。
此前,一位寧波的職場準媽媽就遭受了突如其來的解雇。晚上10點23分,公司負責人在微信群里發布消息,要求十分鐘之內上報當月營業額。但這位懷孕的準媽媽需要休息,已經早早入睡了。
十分鐘之后,負責人在群里通知她:你已經被解雇了。
隨著網絡辦公的普及,利用微信等方式壓榨職場人的生活時間已經不是新鮮事。哪有什么下班時間,只要手機有電,微信在線,每時每刻都在上班。
不得不承認,“下班后必回工作微信”的狀態,已經徹底影響了職場人的個人生活。“下班自由”已經在公司微信群建立的那一刻起,消失于無形了。
3、“不加班就別想升職”:領導洗腦式施壓
還有許多職場人加班,是迫于領導的壓力。領導總喜歡大談公司的未來發展,大餅畫的不著邊際,員工到手的工資卻少得可憐。對于加班這件事,部分領導的洗腦施壓法可謂是爐火純青。
對于公司新人,他們會說“你現在主要應該多學點東西,不付出更多努力怎么跟上團隊的節奏”等等,通常還會補上一句“我覺得你非常不錯,好好努力,不要讓我失望。”新人們常常覺得這代表著領導對自己的肯定,從而開開心心地加班。
對于公司老鳥,領導又會打感情牌“公司培養你這么多年了”“老員工應該給大家做個表率”云云,隨即又開始畫大餅“公司馬上就要上市了,老員工都能分股份的”…
會洗腦式施壓的領導通常不會付加班費,而是把加班變成員工的“自愿奉獻”,至于會不會因為員工加班多就給他升職加薪,可就兩說了。
還有的領導會用加班來管控員工。只不過表達方式比較委婉。比如在開會時說“工作比較積極的員工我們都看在眼里,有機會肯定優先考慮”,話里話外的意思,基本上不加班就與升職加薪無緣了。
面對領導層出不窮的巧妙話術,很多職場人都被牽著鼻子走,滿懷著一腔熱血,加班加點地給領導干活,在無形中被剝奪了下班自由。
失去下班自由,職場人如何面對?
1、明晰職場定位,把握職場話語權
職場人失去下班自由,首先要考慮的是,需要加班完成的這份任務有多重要,以及自己的存在對于這個任務有多重要,這樣才能更好地權衡自身在任務中的定位,以決定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此前,揚州某公司兩員工拒絕加班完成產品質檢,導致公司賠償12萬,公司將兩人告上法庭,兩人最終賠償公司1.8萬。
工作缺自己不可,這也側面說明了自身價值被肯定。如果加班完成的工作只是一些機械的日常任務,并沒有獨特的價值和創造性,那么這樣的加班顯然是對員工的壓榨。
同時,明晰自己的職場定位,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職場話語權。有時候加班任務重不重要不是自己說了算,人在屋檐下,還是得聽領導的。當然,如果自身實力有把握,就可以和領導進行深度交流和協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
2、分析工作發展潛力,關注個人提升
工作的發展潛力,以及加班帶來的個人提升,都是職場人在失去下班自由時應該考慮的問題。
對于發展潛力強的工作,適當的加班可以幫助職場人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能力,緊跟市場節奏,也能為自己以后的職場進階奠定基石。而發展潛力弱、發展空間小的工作,就不值得花費時間去加班了。
有些加班職場人并不情愿,但卻忽略了加班帶給自己的能力提升。
對于金融、房地產、新媒體等領域而言,工作的同時保持不斷地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給自己帶來專業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提升,適度進行這樣的加班,倒也未必是壞事。
對工作發展潛力和個人提升的分析,可以從行業現狀、企業現狀、職位現狀等方面入手思考,比如市場需求、信息交互、以及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和薪酬結構等。
3、適時與領導溝通,明確加班界限
某知名辯手曾說過:“人的煩惱,十有八九是因為人際關系出了問題。人際關系出了問題,十有八九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面對領導的壓榨式加班要求,職場人可以找準時機,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明確加班的界限,這樣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也能讓部門內部的規章制度更加清晰。
對于企業來說,做好應急預案是成熟的做法。很多時候企業要求加班,是因為市場需求出現了變動,導致任務突然增量。這個時候如果有合理的預案,就會減輕工作壓力,也不至于剝奪員工的生活時間了。
明晰加班的底線,不僅是職場人的生存技巧,也是法律保護企業員工的方式。員工加班之前還應該問清具體情況,比如加班時間的限制、加班工資的計算等,如果企業含糊其辭,那就應該盡早逃離這種壓榨。
想要重拾下班自由,職場人就需要明晰加班的界限,在把握自身定位的基礎上,分析現狀、調整心態,爭取早日實現下班自由。
加班未必是工作認真的表現,也絕對不是升職加薪的捷徑。
正確看待加班,才能讓自己的職業規劃更明確、生活節奏更輕快,才能在失去下班自由的普遍現狀中,保持理智與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