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這3類人,該考慮轉行了!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5-01-08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近日,前錘子科技羅永浩交上了帶貨處女秀的成績單——3個小時內,觀看人數累計4892萬、實現禮物收入3632萬、銷售額1.21億。第一次跨界賣貨就實現了開門紅!
但這并不是自詡為理想主義者的羅永浩第一次跨界。2005年成名于新東方舞臺后,老羅接連轉戰過互聯網博客領域、教育培訓領域、手機領域。創業過程中多輪融資,在網絡上收獲千萬粉絲,可以說他是當今碩果僅存、名利雙收的第一代網紅。
羅永浩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要實現事業成功未必需要在職業選擇中從一而終,跨界轉行未必不是一個成功的新選擇。
這次疫情打亂很多人的職場規劃,不少人因公司的粗暴對待對工作產生厭倦和質疑,更加劇了很多原本就對自身職業有質疑的職場人轉行。因此了解適宜轉行的人群和如何轉行,有助于我們未來職場之路走得更加平穩。
哪些職場人需要考慮轉行?
1、就職于頹勢明顯的夕陽行業
根據經濟學中的行業生命周期理論,任何行業都會歷經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4個發展階段。回顧國內就業市場很多行業,如機械、紡織、鋼鐵冶金等,早已歷經高速發展的階段,所在行業的職場人難免極易碰觸到職場發展的天花板。
小葉畢業于某211大學機械學院,他原以為自己可以憑借學生干部身份和高績點成績的優異表現獲得高待遇的offer,最終頹喪發現機械專業雖然好就業,但是待遇遠遠落差于熱門的通訊、計算機等專業。
最終小葉通過參與培訓、自我鉆研徹底轉行至IT,收獲更滿意待遇的同時,也改變了未來的生活方式。
若非特別熱愛、或有業內的核心資源,建議職場人盡量規避當前頹勢明顯的夕陽行業。
2、當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職業定位
耶魯大學博士埃米尼亞·伊瓦拉在她的著作《轉行》中提到一個理論——職場人首要考慮清楚自身的職場定位,從而決定在本行堅持或轉行。
在埃米尼亞的金字塔模型中,他將職場定位分為3個層次。“底層”指代我們內在的本質與傾向,對人生追求和世界基礎看法。“中層”指代我們工作的動機和價值觀。“頂層”主要指代行業、部門、職業等最常見的職業選擇。
判斷是否需要轉行,我們可以用金字塔模型的三個層次視角去反復審視。若當前職業越違背我們專屬金字塔模型的塔基時,轉行或許是更佳的選擇。
3、在該崗位上自身能力受限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能力,若是能將其和工作需要結合,職場人會產生強大的自信力。反之,排斥與失落感將會揮之不去。
小徐大學因為接受調劑的原因,被調配到并不擅長的會計專業中。本身糟糕的數理邏輯能力、和對數學的排斥感,讓她從入學郁悶到畢業前的實習。好在她堅持對本身長項英文的學習和鉆研,畢業拿到學士證后果斷放棄本專業,跨入到英文翻譯的工作當去。
職業選擇不僅需要考慮行業發展、職業定位、薪酬等因素,更要考慮是否規避短處,發揚自我優勢。
職場人如何成功實現轉行?
1、小成本試錯,先通過斜杠跨界嘗試
職場人確立新的職業和工作,存在各種多元化不定因素。試錯是首要因素,而不是一開始就推翻當前,把所有重新來過。
我們可以在保留當前工作的同時,斜杠發展一些副業,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能力遷移試著找到“新的自我”,既避免了跨行嘗試的高成本,又實現小成本的試錯。
策劃小曹是知名央企的營銷策劃,因為工作緣故大量使用PPT,善于總結的他將自己使用PPT心得編輯整理發布在網絡上,獲得大量網友的追捧,后期在出版社的幫助下更是實現出書。名利雙收的光環下,小曹循循善誘,言簡意賅的優點被公司培訓部相中,后期直接成功轉崗,負責公司部門培訓的相關工作。
斜杠跨界,為職場人低成本轉行提供了捷徑。
2、心態歸零,坦然接受“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在經濟學中原義為以往發生的,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
轉行帶來的“職業沉沒成本”主要包含前份工作的經驗、人脈的失效,以及薪酬的落差,這也就是老話說的“轉行窮三年”。往往在職場人轉行跨度越大,年齡越大時,這個問題反映得越明顯。
跨行而來職場人首先必須有一顆一切歸零、從頭再來的積極心態,甘心接受職場沉沒成本,與此同時,再多考慮新行業帶給我們嶄新的發展前景,將精力聚焦于業務內容的學習,而不是沉淪在沮喪的情緒中。
3、總結傳承前期職業積累
性格色彩專家樂嘉曾在節目上公布他年輕時順利跳槽的秘訣:“換職業不換行業,換行業不換職業。”
職業可以不連貫,但經驗需要傳承。職場人在決心轉行前,需要仔細梳理目標崗位的核心工作內容,與能力需求。思考前期工作中哪些經驗和資源能直接在新工作中付諸運用,找準跨行的核心切入點。
我們前文提到的羅永浩之所以首次直播帶貨就有知名商家爭先與他合作,收獲數千萬播放量的同時銷售額破億,這都是源于他前期的深刻沉淀和積累——雷軍都羨慕的口才,全網數千萬認同他理想主義的粉絲以及敏銳的話題營銷能力。
轉行并非簡單的換份工作,而是我們在職場進行自我認同、重塑身份的一個過程,需要慎之又慎。
斜杠探路,接受落差,總結、傳承前期積累,職場人只有在轉行前做足充分準備,后期才能穩妥、順利的邁向新的職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