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上半年已經過去了,HR群里有人吐槽自己這半年是掉進了“忙碌陷阱”:
找簡歷、邀約面試、員工離職面談、統計考勤與各類薪酬報表……
總之忙得不亦樂乎,可結束后想想,又好像什么事也沒做成,也沒得到任何實質性的長進。
作家李尚龍說:“在大城市里,搞廢一個人的方式特別簡單。給你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給你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好了,你開始廢了。”
而我想說:在一家公司,廢掉一個HR最狠的方式,就是讓他瞎忙。
01
有一種努力,叫“瞎忙”
最近有個HR朋友向我抱怨說:自己做薪酬模塊已經3年了,幾乎天天都在加班,但身邊的同事要么加薪了,要么升職了,唯獨自己沒啥變化。
我理解這種感受,她確實很努力在工作,但事實上延長工作時間、增加任務并不能幫她實現加薪升職,甚至還競爭不過剛來的新人。
這樣的HR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瞎忙”,付出的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
那么這些“瞎忙”的HR,究竟在忙什么呢?
1)“忙”瑣事
任正非曾說:HR日常花時間最多的事務性工作,并不能發揮HR的核心價值,只是在浪費HR的時間和公司的資源。
這句話也許不中聽,但卻非常真實,職場如戰場,你沒有價值,就沒有地位。
HR整天忙于瑣碎的事務性工作,不了解業務部門的真正需求,對企業的戰略規劃也一知半解,我想再英明的領導也會產生質疑,畢竟企業都是效益導向、問題導向的。
2)“忙”加班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份調查,說有71.94%的HR表示每天標準工時之外還需要加班,平均加班時長達1.28小時。
但加班并不等于效率高,更不等于績效高。有些HR看似加班很辛苦,其實并沒有做出什么成績。
例如我認識一個同行,他幾乎天天在朋友圈曬加班,有次我忍不住回復說:你是要被提拔了還是漲工資了,為啥這么拼?
他很快私信給我說:不是我想曬啊,是我們領導喜歡加班,我發給他看的……
3)“忙”救火
銷售部大佬:小李,我們華東區的銷售人員最近離職了好幾個,趕快給我招幾個新人吧!
小李(HR):好的,會盡快給您安排面試。
生產部大佬:小李,我們部門有幾名員工最近在鬧情緒了,說是打聽到別的部門加薪都比他們高,你趕緊找他們談談話,否則人心不穩怎么開展工作啊?
小李(HR):好的,我下午就去談。
運營部大佬:小李啊……
這些畫面是不是非常熟悉?
HR在一個企業里經常扮演著“消防員”的角色,大師德魯克曾用“管理不善”這個詞來評價這種現象。而在我看來,那就是一種“瞎忙”。
02
HR為什么會出現“瞎忙”
有份關于職場“瞎忙族”的調查,在受訪的1500多人中,52.2%的人“忙到幾乎沒有休息時間”,而有將近四成的人則是明顯的“瞎忙”,表示不知道每天都忙了什么,就是覺得沒時間。
這種現象在HR群體中也很普遍,那么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1)缺乏深度思考
雷軍有句名言: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在知識爆發的時代,大家都在為理想而努力,但有些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觀察我們身邊不少看似勤奮的HR,實際卻混得不行,他們缺乏的也許并不是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是深度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做人力資源決策時懶得考慮,輕易采信未經證實的信息,并忽略有矛盾的邏輯關系,最終導致結論錯誤。
又例如做績效,考核結果僅與員工薪酬掛鉤,缺乏在組織與發展等層面的多元化應用。
有人說學渣與學霸的差別在于深度思考,那么我覺得普通HR與卓越HR之間的差別也在于深度思考。
2.)沒有統籌安排時間
HR在日常工作中經常碰到的一種情況是,手頭這份工作還沒處理完,另一份任務又來了,往往是這邊接住電話,那頭手機又響了,每每這個時候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
于是,有人會放下原先的工作,去處理新的任務,結果是各種事情交織在一起,這樣勢必會影響工作效率,時間也在這交錯的堆織中白白流走,最終什么都沒做好。。
因此,科學地規劃時間,加強時間管理,對于一名HR顯得相當重要。
3)只顧埋頭干事
有些HR之所以忙碌卻不出業績,在很大程度上是只顧著埋頭苦干,而缺少了與領導或同事的溝通交流。
例如我以前有位HR同事小張,每次領導安排任務給她,她二話不說直接拿去做,但做完交給領導后,經常會被退回來,還挨批評,她特別郁悶,不知道錯在哪里。
其實她工作能力還可以,只是總顧著埋頭干事,缺乏和領導必要的溝通,方向跑偏了,再努力也是無效。
03
HR如何從“瞎忙”中解放出來
“瞎忙”,不僅對HR的工作本身造成了很大影響,也會使我們長期處于身心緊張與高壓的狀態,并進一步導致職業倦怠。
所以,HR應該學著把自己從“瞎忙”中解放出來,具體該怎么做呢?
以下三條建議供大家參考:
1)學習結構化思考
從生物學的角度看,人腦不擅長處理零散而復雜的信息,因此HR要避免“瞎忙”,就需要學會結構化思考。
結構化思考通常包括遞進式和平行式兩種,遞進式就是按一定的規則遞進,比如時間的年月日時分秒;而上下左右前后就是平行式,各項因素都是對等的。
以下是HR工作中常用一些結構化思考工具:
PDCA:計劃,行動,檢查,改善——遞進式結構;
STAR:背景、任務、行動、結果——遞進式結構
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平行式結構
5M1E:人、機、料、法、環、測——平行式結構
此外,人力資源六大模塊本身也就是一種結構化模型,以人力資源規劃為中心,其它五個模塊呈遞進式圍繞。
2.)運用四象限法則
時間緊,任務卻很多,HR該如何高效完成工作呢?
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就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工具(見下圖)。
四象限以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為主要考量標準,將自己所有的工作分別列入對應象限中,由此便可知道自己需要優先處理哪幾項工作,又有哪些事是最不用著急去處理的。
四象限法則聽起來沒什么難度,但真正應用后,許多HR依然還在“瞎忙”,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搞清楚什么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例如在開展人力資源工作時,應問問自己:我做的事情符合公司戰略導向嗎?業務部門的關鍵需求是什么?人力資源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把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事,你的忙碌才有意義。
3)掌握有效溝通的技巧
人力資源是圍繞人的職業,經常需要與領導、同事進行溝通,而良好的溝通能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減少壓力,節約時間,順利達成目標。
那么做一個會說話的HR有哪些技巧呢?
第一、先聽后講
通過聽對方說話,你才能了解實際情況與對方的觀點,因此不要一開始就自己滔滔不絕。
第二、換位思考
誤解往往來自“我以為”,很多HR都吃過這樣的虧。所以溝通之前,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再使用合適的方式與人交流。
第三、善用業務語言
一個優秀的HR與業務部門溝通時需要懂得業務的語言,例如市場定位是什么?產品的優勢是什么……把HR術語轉換為業務語言,你才能實現有效溝通。
04
寫在最后
7月,2019年的下半場剛開始,HR依然會很忙。
然而越是工作壓力大、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你就越得停下腳步,看看自己是不是在瞎忙。
因為方向錯誤的努力,不是進步,而是倒退。
真的發現自己有“廢掉”了的跡象時,請拿出勇氣,向前一步,也許一切都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