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結果效率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5-01-10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今天講個扎心話題,為何你這么這么努力,月薪還是沒過萬?
不好意思又聊錢了,雖然有些人比較佛系,不喜歡那么拼命去賺更多錢,但大部分是想賺錢的啊,而且很努力,老板不要求996,自己要求自己996,但換來的結果是,薪水依然沒漲,職位依然沒升。
問題出在哪里了?
這篇文章我想說2點最重要的。
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同時也希望領導層可以看下:如果你的員工不努力不上進就算了,但如果你的員工特別努力,每天工作12個小時,甚至周末都來加班,但收入就是提不上去,你其實應該跟員工一起討論下這個問題,看看怎么解決,畢竟員工愿意付出,說明想為公司多出力,這種員工暫時產出不高不要緊,態度在這,其實就應該是你最應該團結的員工,老板領導和員工應該主動謀求長期共贏。
希望這篇短文能給大家一點思路,以下,Enjoy:
01
每天工作12小時,效率也很高
為何月薪還是沒過萬?
前幾天中午吃飯,下樓后走到路口,又在糾結吃啥,同事說“吃蓋飯去吧”,“好,去哪家?”,同事擺著手勢說“后面那家挺好吃,但是服務太差了,算了,去前面那家吧”。
這件事挺有意思的。
其實那家店店員挺勤快的,忙前忙后跑來跑去,但就是個個一副臭臉,跟你欠她們錢似的,而且你跟他說話,她不搭理你。我說“幫我上一下米飯”,她不回應,頭都不點,甚至都不看你一眼,你以為他沒聽見,但一會兒她就把米飯端過來了。雖然該干的也都干了,效率也很高,但總是讓人很不舒服。
這家店肯定幾乎沒有培訓,沒有像樣的管理,否則不會這樣。我當時跟同事開玩笑說,如果是兩個海底撈那樣的員工換上,再輔以管理,這家店絕對火爆。
有人會說,錢沒給到位,服務當然不行了,對,是這樣,所以這是個系統問題,老板和員工要一起討論解決。
我上次去一家龍蝦館吃飯,結賬的時候,發現下面這個筆記本他們忘了收起來了,我隨手翻開,順手拍了一頁。
上面有個問題:排骨小龍蝦顧客說肉質比較松怎么解釋?
下面有解釋。
很明顯這是個管理者的話術培訓筆記。
說明這家店管理、培訓做得好,老板和員工肯定能一起多賺錢。我確實去吃過一次后就喜歡那里,然后經常去吃。
很多餐館根本沒有這樣的管理培訓,吃飯的時候你問筆記中那種問題,很多服務員會說:
???/怎么了?/有問題么?/這個就是這樣的吧?/這個我也不清楚?
這一行的從業者,基本都很忙,起步可能就是12個小時,從早到晚,效率也很高。但是,不同的店,收入差距很大,不同店的員工,收入差距也不小。
收入低的想提高收入,靠更長時間工作么?靠更努力么?
不是,他們效率已經很高了,已經很努力了。
關注這個號的用戶,大多都不是體力勞動者,我為什么上面講的案例是體力勞動者?
因為好理解,你把場景遷移一下就能知道,很多腦力工作者,就跟那家蓋飯餐館的服務員一樣,從早忙到晚,12個小時,覺得自己很充實,也做了不少事,但其實沒做成多少事,沒創造多少價值。
有一個詞就叫“低價值付出”,你雖然付出了很多時間、精力,但屬于低價值的付出,你不會有豐厚的回報。
一個老板,不會因為你一天坐在辦公室忙活12個小時給你開高薪,他們倡導996是因為他們的位置決定了他們這樣的姿態,但即便你周末也來加班,如果沒有效益的話,你能得到也只有口頭鼓勵。
你每天工作12個小時,周末也加班,只能說明你是頭牛,不能說明你是人才。
人才,是能拿到結果的人。
所以,不要被自己的努力感動,周末的時候,捋一捋上周每一天的工作,你會發現:臥槽,我周一干了啥?我周二干了啥?我一周都干嘛了?怎么感覺啥都沒干成...
別懷疑,這不只是感受,這還是事實。
中午我跟樊登讀書會的朋友吃飯,他負責新媒體業務,管一個團隊,我問“你每天加班么累么”,他說“還行,每天七八點就能下班,我的工作方式就是比較健康的,不會搞得自己老加班”。
所以,想拿高薪,不拼努力,不拼工作時長,拼結果。
02
比工作效率更重要的
是結果效率
去年我開了這個號,做原創,建了6個轉載授權群,覆蓋超過2000個公眾號。每次有好文章出來,都要給幾百個公眾號授權。我們的運營每天授權好幾次,工作效率賊高。
但這樣的“工作效率”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結果效率”。
什么是工作效率高?
就是你一天不停的授權,操作的很快,一天能操作300個號,這就是工作效率高。
但是它的結果效率不高,為什么?
讓其它帳號轉載的目的是什么?提高我們文章的影響力,促進我們帳號的用戶增長。
一天你花那么多時間,授權300個號,可能有280個號轉載過去閱讀量就只有一兩千,甚至幾百,幾十個閱讀量也有。
現在我們當然能做到這種“結果效率高”了,因為我們建立了一個VIP授權群,可以及時、高效的服務那些轉載一次能至少有5000閱讀量的帳號。
最初不是這樣。
最初我們都是普通群,一般一天授權兩次,第二次是下午六點。有一天一個百萬大號十點多找到我,讓我給授權,說錯過了授權時間。
這種情況怎么處理?
我之前談到過公平,什么是公平?
嚴格按照授權時間和流程平等服務所有帳號,就是公平。
錯。
只有區別對待,才是公平。
比如年終獎,每個人都發雙薪是最大的不公平。公平就是,做的爛的不發,做的中等的雙薪,做的很好的三薪、四薪都可以,這才是公平。
因此,我們后來就建立VIP授權群,區別對待大號。這個群可以優先開白、可以一天多次開白。因為這是合作,合作要的是“性價比雙贏”。
最初這個群建立后沒有完全發揮效果,因為運營沒有很重視。
比如有一天我看運營在群里發了個通知:由于《終于,我們「逃回北上廣深」》這篇文章太火,授權太多,被騰訊系統限制,暫時無法授權,要等幾個小時才能再授權。
如果,這期間有百萬大號要轉載,你怎么辦?很明顯,你會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前面的授權那么多,可能很多都是給小號開的。
如果VIP白名單群建的足夠好,不會出現這種。所以那次之后,我又跟運營強調么,要求他們抓緊執行這個事情。當然小號我們也尊重,必須給授權,但我們可以差異化服務。
做事,要向結果要效率。
我們自己公司也是,做內容,做課程,做訓練營,每一個都要看結果,比如課程,我從來不會因為你這個月給我談成了多少個渠道感動,因為談再多最后沒賣出多少,也沒用。我只會因為你告訴我哪個平臺賣出很多單而感動,給你高工資。
03
比時間管理更重要的
是目標自律
這幾年,有個詞很流行:時間管理。
我個人很少講這個詞,我認為時間管理并沒有那么重要,話語對人的行為有很強的反向塑造能力,如果你掛在嘴邊的是時間管理,那么你的核心其實是偏了的。
——我今天上午要打100個電話銷售
——我這周要完成20家企業客戶的拜訪
——我這個月要讀10本書
——我從今天開始每晚要聽三節寫作課
——我要向雷軍學習每天工作15個小時
——我每天晚上要學習到12點
.....
很多人會把每天的時間也列的很細,然后去執行。
我認為太刻意的時間管理都可能會讓你的關注點跑偏:
比如,有人給自己設定“今晚10點到12點一定要讀完這40頁書”,然后那兩個小時,他的行為導向就是“讀完”,如果發現一個半小時了才讀了20頁,然后接下來半個小時他就會人為加速,根本不管閱讀的效果,能在半小時讀完剩下的20頁成了行為重點。
這不就是跑偏了么?你真正的目標,應該是閱讀——吸收——成長,而非“讀完”。
同樣的,你談了幾個渠道,不是真正重要的,搞定核心渠道拿到銷量是你的真實目標。一上午打200個電話不是重要的,你搞定5個客戶才是真正的目標,你從打第一個電話就要在心里默念“搞定他搞定他”,而不是“打完,下一個,打完,下一個”,否則那不是行尸走肉了么?
很多人,時間管理的很好,但問起結果,不如所愿。
因此,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目標管理。
詞變了,思維變了,行為就變了:你會更大程度上專注于目標的實現,而非管理時間,在一個階段內,時間安排經常打亂都沒關系,你滿腦子想的都是怎么實現這個目標,心無旁騖,結果效率更高。
為什么小標題我用的不是目標管理,而是目標自律?
之前我的同事寫過一篇自律的文章,有個朋友留言:人生應自律,就像粥大這樣。我的回復如下:
這就是我的做事風格。
今天寫這篇文章,我想通了,我也是個自律的人。不過我的自律,不是要求自己每天必須工作12個小時,不是要求自己每天晚上必須學習,不是要求自己一個月必須讀多少本書,不是要求自己把時間安排的多么精打細算合理利用。
我的自律,是對那些至關重要的目標的自律,其實回到主題上,就是在結果上自律,拿結果的效率很高。
前幾天我發布新書,跟很多朋友聊天,好多朋友反應是:怎么這么快又出新書了!
我算了下,去年出來獨立做事,一年時間,寫了N篇文章公眾號用戶做到近40萬,付費社群做到近7000人,寫了兩門課,一門30節的,一門50節的,講了快20天線下課,跟插座一起出了本書,自己又出了一本書,訓練營也開始準備第三期了。
我從不問自己是否夠努力,每天工作多少時間,有多拼命,那都是形式,容易自我感動。我更多的是問:我如何能拿到結果?
每天下班時,都可以問自己一句,我在公司待了一整天,10個小時甚至12個小時,我都完達成了什么目標?拿到了什么結果?
每個公司都不能因為一個員工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給他高工資,一定是因為他拿到了更多結果才給高工資。
從今天起,更注重“目標自律”,而不僅是“時間管理”,更注重“結果效率”,而不僅是“工作效率”,職場里沒有苦勞,只有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