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實工作7年,辭職時老板頭都不抬
來源:皖江人才網
時間:2025-01-10
作者:皖江人才網
瀏覽量:
我的朋友老余最近剛從原公司辭職,他向我吐槽前老板沒有人情味。
“好歹我在公司也干了7年,踏踏實實的,也做過不少貢獻,沒想到辭職走人時,老板都不挽留一下,甚至,連頭都沒抬過!哪怕,你裝裝樣子呢!
你說,這樣的老板是不是太沒人情味,根本不值得跟?幸虧哥明智,一早決定不跟他玩了?!?br />
這話聽得我有些別扭。我問:“老余,你踏實工作7年,每月有沒有被克扣薪資待遇?”
“這倒沒有?!?br />
“如果老板確實開口留你,甚至許諾漲工資,你留不留?”
“肯定不留啊。辭職是一早就想好的,我就想換個環境,加工資也不留!”
我攤攤手,“那你究竟在不爽什么?”
老余想了想,也笑了:“也是。我情感上覺得有些不好接受,但仔細想想,老板似乎也沒什么錯?!?br />
創業以來,我也陸續經歷過十幾個員工的辭職。一開始,我總還是象征性地做些挽留,但我逐漸發現,這確實不過只是一句客套話而已。
鐵了心離職的員工根本不在意,而作為老板,你或許也并不真正想留他們。既然如此,說出口的意義又何在?
更重要的是,無論作為老板還是離職員工,若過于在意這一細節,反倒是不職業的體現。
01
側重感情而忽略契約,
是不職業的體現
咱們先來捋一下,員工和老板之間,到底是個什么關系。
要說清楚這個關系,首先要知道公司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基于百度百科定義,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它是適應市場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
定義非常清楚,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而設立的機構。
員工和公司,以利益為連接點。前者付出勞動,后者購買勞動,雙方因此形成價值交換。
這叫做契約。
若雙方都覺得值,這層關系自然能延續,但凡有一方覺得不值,自然宣告終止。
老余在前公司工作7年,踏踏實實、愛崗敬業,公司按月支付薪酬,作為回報。雙方都非常好地恪守了契約精神,二者互不相欠,非常公平。
相反,如果老余找到更好去處提出要走,老板卻以公司培養你多年來裹挾,甚至橫加阻攔,這叫道德綁架。
又或者如開篇老余所說,非要老板表達一下挽留之情,哪怕是裝裝樣子才能獲得心理平衡,這叫不知所謂。
仔細想想咱們就能明白一個道理:職場中,越側重談感情,越不職業。
如果一個老板只會天天給你畫餅許諾,拍著你肩膀說一定要相信哥,盡管現在困難點,將來飛黃騰達了,保你吃香又喝辣。
背后潛臺詞是什么?
咱們關系這么好,請你暫時忍受現在的低薪,繼續為公司無私奉獻吧。你會作何感想?
如果一個任務安排下來,員工總是打感情牌,依仗自己跟上級更為親近的關系拈輕怕重,作為管理者又會作何感想?工作又該如何有序推進?
重感情、人性化管理不是壞事,但人情社會下,能嚴格履行契約精神的員工和企業,才更顯得難能可貴。
02
越成熟的管理者,
越只會對自己人好
電影《投名狀》里有個情節,經過數天艱苦作戰,主角方的軍隊包圍了敵軍。
劉德華扮演的二哥承諾敵軍:只要繳械投降,便留你們活口。
對方投降后,李連杰扮演的大哥卻立刻下令,射殺所有敵軍,一個不留。
面對劉德華的憤怒質疑,李連杰說,糧食只夠我們自己人吃3天,憑什么要分給敵人?他們叛變怎么辦?我不可能冒這種風險。
當年初看這部電影時,我還是個新員工,覺得李連杰實在冷血又不近人情;但現在站在管理者角度,我認為他的做法無可厚非。
對外人寬宏大量不是仁慈,這會令自己人寒心。
4年前的現在,我還在華為上班,第一次提出離職。我當時的領導找我私聊,希望我能多待幾個月,9月以后再走。
這份“挽留”的背后,與感情和認可無關,實則是兩個利益考慮:
第一,目前暫無合適接替人選,為了項目穩定和客戶滿意度,希望我能再支撐一段時間。
第二,下半年才會啟動全年績效考核,領導希望我能為部門背一個打C的指標。
華為績效考核分為A、B+、B、C四檔,C是最差。若連續2年被打C,會被直接清退,按照末尾淘汰機制,大部分部門每年都會被硬性攤派打C的指標。
對管理者而言,C究竟打到誰頭上,始終是一件極度糾結的事情。
我當時是裸辭,時間上并不著急,也沒想過要再回來。權衡之下,我答應了領導的要求,確實撐到當年9月,最后帶著一個C離開了公司。
我沒有不平衡,也不怨我的領導。事實上,如果我是他,也一定會這樣做。
一個成熟的管理者,目光一定始終聚焦自己人。
只對自己人好,才能保持凝聚力和戰斗力,確保無論誰走了,公司仍能繼續高效、平穩運行。
03
聰明的職場人,
離職時一定不做“單次博弈”
盡管離職時并不需要介意老板是否愿意挽留,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不管不顧。
工作不是一錘子買賣,站在自我發展的角度,公子提倡我們離職時,一定要有“多次博弈”的意識。這不為公司,不為老板,純粹是為了你自己。
如何做到?公子分享3點建議。
01.妥善交接。
決定離職后,按照公司規章提前告知,妥善與繼任者完成工作交接,這是最基本的契約精神和職業道德。
我曾見過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你說得輕巧,老板連工資都不發,妥善交接個鬼,哥當然拍屁股就走!
網上也曾有不少類似案例:IT公司里,老板辱罵程序員下屬,后者一氣之下刪了公司數據庫,直接造成了數百萬損失。
這些人抱持的態度,簡言之叫做:你不仁、我不義。
類似這樣的觀點,就是純粹的“單次博弈”,過于短視和意氣用事了。
且不說因此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一旦在業內傳開,哪家公司敢要這樣的人?這是不是在自斷后路?
足夠聰明的職場人都懂得,妥善交接,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口碑而已。
02.走心道別。
離職時老板不搭理你,你也就悄無聲息走人?
并非不可以,但不大方,不聰明,也不走心。
我在前公司時,幾乎每一個員工離開,都會主動發一封題為“My last day”(我的最后一天)的郵件。
郵件通常發給公司全部相熟同事,抄送給所有管理層,內容多半是自己在公司曾經做過的項目,最亮眼的時刻,及特別感謝的人等。
在我看來,這不是形式主義,是最后一波“圈粉”和立人設的機會。
想想看,當你的前老板收到這樣一封郵件,你的新公司若打電話來問詢你的基本情況,他對你的溢美之詞會不會再多一些?
03.不出惡聲。
誠然,很多時候我們不夠走運,確實碰到了特別渣的公司和老板。
不幸遇上,盡快離開是正途,實在充滿正義感,你也可以在網上曝光它,避免更多人入坑。
但當場撕逼、逢人便說,只是情商低的體現。
尤其在新單位面試時,當對方問及為何離開原公司,如果你只是不斷吐槽前老板、同事和惡劣的工作環境,相信我,沒有人會要你。
即便你說的都是事實,從面試官的角度看,只會覺得你過于情緒化、只會找外因、從不知反省自己,而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是理想人選。
04
具備品牌意識,
到了哪里都能轉
經常聽到一句話,一家公司成熟的標志,是任何人走了,都照樣能轉。
事實上,放到個體身上,也是同理。
一個成熟的職場人,一定懂得愛惜羽毛,不受情緒左右,時時刻刻把自己當做一個品牌去打造。
擺脫打工者思維,具備品牌意識,這樣的人,才會無論到了哪里,都一樣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