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磁性文化為什么
一重于古
我們從三則典故說起。
典故一:姜太公釣魚。
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獵,在渭水的支流磻溪邊上遇見了一位看上去已有七八十歲,須發斑白的釣魚老翁。奇怪的是他一邊釣魚,一邊嘴里不斷地念叨:“快上鉤呀上鉤!愿意上鉤的快來上鉤!”再仔細一看,老人釣魚的魚鉤離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不是彎的,上面一點釣餌都沒有。文王看了很納悶,就過去和老人攀談起來。
這老人姓姜名尚,又名子牙,是遠古時代炎帝的后代。他曾在商朝的首都朝歌(今河南省湯陰縣)宰過牛,在黃河邊上的孟津賣過酒。他天生不會做買賣,虧來虧去,虧到后來只得到渭水邊上釣魚來了。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等待賢明的君主來尋訪他。
周文王在和姜尚的談話中,發現他是一個眼光遠大、學問淵博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政治、軍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別是對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他認為商朝的天下不會很長久了,應當有賢明的領袖出來推翻它,建立一個新的朝廷,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姜尚的話句句都說到了文王的心里。他本來就在四處網羅人才,為推翻商朝做準備。這眼前的姜尚,不就是自己要尋訪的大賢人嗎?文王于是懇切的對姜尚說:“我們盼望您很久了,請您到我們那里去,幫助我們治理國家吧!”說完就叫手下人趕過車子來邀請姜尚和自己一同上車,回到都城里去。
姜尚到了文王那里,先被立為國師,也就是最大的武官。后來升為國相,總管全國政治和軍事。周文王的父親太公季歷在位的時候,就向往著姜尚這樣的大賢人了,所以人們尊稱姜尚為“太公望”。后來人們干脆把“太公望”的“望”字省略掉,把姜尚叫做姜太公。
我們的點評:典故一的情節也許完全是虛構,但它流傳至今的事實本身就足以說明,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對姜太公為增強自己作為雇員對雇主周文王的吸引力而采取的獨出心裁的作法是欣賞的。
典故二:燕國郭槐。
公元前318 年,燕國發生內亂,齊國乘機攻打燕國,殺死了燕王噲。不久,燕昭王即位。為了收復失地,他親自登門向燕國賢者郭槐請教,怎樣才能獲得國家急需的各路英才?
郭槐說:“能成一番帝業的國君,都會把賢人作為老師看待;而成王業的國君,則是把賢人作為朋友看待;即使是那些成霸業的國君,也能把賢人作為大臣看待;只有那些連國家都保不住的國君,才會把賢人作為奴隸看待。大王如果能虛心聽取賢人的勸導,恭恭敬敬地拜他們為師,那么,天下的賢人就會歸附到燕國來。”
燕昭王說:“我倒是真想向賢人們學習,只是不知道從什么人身上開始呀?”郭槐沒有直接回答燕昭王的問題,而是先講了下面這么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個國王想用千金去買一匹千里馬,但三年過去了,卻一無所獲。
于是,有個大臣對國王說:“讓我來為大王效勞吧!”
時間又過了三個月,那個大臣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匹千里馬,卻是死的。不得已,只好咬咬牙,花了五百兩黃金,買回來一堆馬骨。
國王一見大怒:“誰讓你用重金去買馬骨的?”
大臣不慌不忙地說:“為了一匹千里馬的骨頭,大王尚且肯花去五百兩黃金,更何況一匹活的千里馬呢?天下人必然認為大王是最有誠心買千里馬的人,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千里馬送上門來的。”
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國王就得到三匹千里馬。
講完故事,郭槐繼續說:“現在大王如果真想尋求賢人做老師,那就請從我開始吧。如果連我郭槐都能受到重用,何況比我更有能耐的人才呢?他們一定會從千里之外趕來的。”
燕昭王一聽,恍然大悟,就不惜代價地為郭槐修建了宮室,并待他為上賓。這件事傳開以后,術有專攻,學有專長的賢人紛紛慕名而來到燕昭王的身邊。有了他們的鼎力相助,燕昭王終于一雪國恥。
點評:典故二帶給我們的啟迪是雇主該如何從物質和精神的層面,雙管齊下地提升自己對雇員的吸引力(磁力)?唐朝大詩人李白對此就有一句著名的感慨: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典故三:宋國華元。
鄭國公受命于楚,前往攻打宋國,宋國的華元負責帶兵迎戰。開戰之前為了激勵士氣,華元殺羊慰勞將士,誰知竟然把自己的御手羊斟給忘了,而羊斟偏偏又是一個小雞肚腸,睚眥必報之人,所以后果很嚴重。嚴重到什么程度?嚴重到第二天開戰后,羊斟就十分生氣地對華元說:“前日晚上給誰吃羊肉由你華元說了算,今日這勝負之事可得由我說了算! ”說完,他也不需要聽華元的任何解釋,就徑直駕著戰車,把華元拱手送給了鄭軍的陣營。宋軍因為莫名其妙地丟了統帥,群龍無首,大敗而歸。就這樣,一碗羊肉就決定了一場戰事的勝負。后人還將這事鐫刻在湯匙上,“羊羹不遍,駟馬長驅。”
點評:對典故三你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你可以大罵羊斟這個混蛋,竟然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個人私怨,置民族大義與不顧,投敵叛國,罪該萬死;你也可以試著體驗一下羊斟的感受,你將會對平等、公平、公正、尊重的重要性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哪怕你面對的只是一個遠在幾千年前,一個渺小到只配整天在主子跟前點頭哈腰的奴才。
三則典故從三個不同的視角顯示了早就存在于古代中國人中間的樸素的磁性文化言行(遠親)。
類似的言行我們還可信手拈來一長串,如“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擁篲折節、推食解衣、三顧茅廬。
但不管怎樣,這些古代中國尊長們的言行大多有著兩個天壤有別于我們所講的磁性文化的特征:居高臨下和旨在單向的忠誠。他們斷不至于想與卑幼們平起平坐,他們體恤卑幼們的目的很清楚,指望卑幼們感恩戴德,知恩圖報,做他們忠誠老實的工具。